[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球罐整体热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3256.0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孙胜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整体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球罐整体热处理器。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球罐(如液化气罐、乙稀罐、煤气罐、化学反应罐)在焊接制作完成后进行整体退火热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而现有的热处理采用有电热法燃气法、和燃油法,这三种方法均是对球罐进行整体退火热处理,消除球罐在制作中产生的应力。燃油法是以所要处理球罐本身为炉膛,利用在靠近下人孔端口安装的高速喷嘴和点火部分将液体燃料压缩雾化点燃,雾化点燃后的火焰靠自然进入或负压吸入球罐并对球罐进行加热.使球罐内的温度达到美国的ASME规范(如620±20℃)的标准,安装在球罐的上带有挡板的烟囱进行排除烟气,在热处理过程中对该球罐进行必要的保温,燃油法所采用的热处理装置通常为“霍克烧嘴”热处理装置,描述了其装置包括有点火部分供油部分、供风部分、霍克喷嘴燃烧器、烟道、反射装置,测量部分,供风部分和供油部分将风油提供给喷嘴,点火部分对喷嘴所喷出的雾化状燃油进行点燃,反射装置为一不锈钢制成的园盘,园盘由多个支撑在球罐底部的耐热钢管所支撑,烟道设置于球罐的上人孔处,烟道内设有一挡板,测量部分含有分布在球罐外表的热电偶以及微机,该部分可对球罐的温度进行测量显示,这种热处理装置在现有的热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霍克喷嘴的数量来达到能够处理2000-5000立方米的球罐的目的,从说明书中可以看出,该装置能对2000-5000立方米的球罐进行热处理,但这种装置既使利用增加喷嘴的个数,仍不能对5000-10000立方米的大型球罐进行整体热处理,究其原因,该装置主要有以下问题:霍克喷嘴燃烧器喷出的雾化燃油被点燃后,无产生助燃风(称为二次风)的装置来产生助燃风以将被点燃的火焰送人球罐内深处;另外就是反射装置的支撑钢管易被球罐内的强烈高温火焰所烧毁,反射板的园盘因此下落而起不到反射火焰作用,加上上、下入孔通常所留的孔的大小仅有50-60公分直径,随着球罐体积的增加而想要增加反射装置的面积是不现实和可能的,因造成燃油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导至热处理效果不理想,也就无法处理大容积的球罐。
因此,一种可大大提高热处理效率的节能型球罐整体热处理器的出现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球罐整体热处理器,可大大提高热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节能型球罐整体热处理器,包括球罐,以及设置在所述球罐上部一侧的烟囱,其中,在所述球罐内设有空心柱,在所述空心柱的下部设有均热罩,在所述均热罩的底部均匀地分布有众多小孔;在所述空心柱的顶部设有上入孔,在所述上入孔上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在所述空心柱的外侧壁上分布有众多波纹条。
优选的,在所述球罐底部设有下入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空心柱结构提高热处理效率,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球罐整体热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罐,2、空心柱,3、波纹条,4、上入孔,5、密封盖,6、均热罩,7、下入孔,8、小孔,9、烟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节能型球罐整体热处理器,包括球罐1,以及设置在球罐1上部一侧的烟囱9,其中,在球罐1内设有空心柱2,在空心柱2的下部设有均热罩6,在均热罩6的底部均匀地分布有众多小孔8;在空心柱2的顶部设有上入孔4,在上入孔4上设有密封盖5。
在空心柱2的外侧壁上分布有众多波纹条3。
在球罐1底部设有下入孔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