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3109.3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杭治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大元广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芙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接地 结构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功率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来达到改变电源电压的目的,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传统小功率变频器通过六角铜柱完成变频器与底板的接地连接,如图1、2所示,在机箱1a内安装散热器5a,在散热器5a上开有螺纹孔,六角铜柱4a底部具有外螺纹,并旋入到散热器的螺纹孔内,底板2a开有安装孔,六角铜柱4a装入安装孔,由于六角铜柱的顶部开有螺纹孔,由底板外侧将螺钉3a旋入六角铜柱的螺纹孔内,实现将其与底板相固定。上述的变频器接地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在底板上开孔用以固定六角铜柱,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外形也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其能够保证变频器接地效果,且外形美观,具有拆装方便、效率高优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包括机箱、底板,机箱内安装散热器,还包括接地线,所述底板内侧面固定有铜插片,所述接地线的第一端部具有与所述铜插片相匹配的插槽,以使所述铜插片可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部具有能供螺钉通过的孔型结构,以使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部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机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部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接地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铜插片相插接,所述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箱上。
优选的,所述铜插片焊接在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接地线的第一端部设置插槽,其可以与底板内侧面的铜插片相连接,通过在接地线的第二端部设置孔型结构,其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散热器上,拆装方便,且避免了在底板上开孔,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接地线第一端部与铜插片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所示的接地线第二端部与散热器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中:
1a、机箱;2a、底板;3a、螺钉;4a、六角铜柱;5a、散热器;
图3~6中:
1、机箱;2、底板;3、散热器;4、接地线;5、铜插片;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3~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器接地结构组件,包括机箱1、底板2,机箱1内部安装散热器3,底板2的内侧面焊接有铜插片5,接地线4的第一端部具有与铜插片5相匹配的插槽,即接地线第一端部具有插簧端子,接地线4的第二端部具有能供螺钉通过的孔型结构,即接地线第二端部具有OT端子,通过在接地线的第一端部设置插槽,其可以与底板内侧面的铜插片相插接,通过在接地线的第二端部设置孔型结构,其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散热器上,拆装方便,且避免了在底板上开孔,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装配时,首先将散热器3通过螺钉固定于机箱1内,再通过螺钉6将接地线4的第二端部固定于散热器3上,将接地线4的第一端部与铜插片5相互插接,最后通过螺钉将底板2固定在机箱1上。接地线4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另一端与铜插片5固定,可以快速方便的完成拆装,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由于接地线4的两端均采用符合国标的接线端子,电气性能得以保证,且受环境影响较少,能保证接地可靠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大元广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大元广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立柱移动式多铣头数控龙门铣床
- 下一篇:门窗內扇铝型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