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光透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63066.9 | 申请日: | 2012-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森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V17/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光透镜,尤其是指一种与发光芯片配合使用的混光透镜。
背景技术
混光透镜是指可把红绿蓝三基色光,混成各种所需要七彩光,特点是,要求光斑均匀度良好。现有技术中的混光透镜用于与发光芯片配合,实现对发光芯片光源的出光,但是使用过程中,发光芯片容易脱落,影响正常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混光透镜,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脱落且安装简便的混光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光透镜,与发光芯片配合,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底部具有至少两个卡位,所述卡位之间形成一凹位,所述发光芯片卡持于所述凹位内。
优选地,所述凹位和所述发光芯片均为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卡位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卡位自所述主体部底部凸伸而出。
优选地,所述透镜与所述发光芯片通过点密封胶固定。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具有条纹面或矩阵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芯片卡持于混光透镜底部的凹位内,因此,发光芯片不易脱落且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光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光透镜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光透镜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光透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光透镜的立体示意图。该混光透镜具有锥形的主体部1,主体部1一端为发光端(未标示),另一端为安装端(未标示)。发光芯片(未图示)固定于安装端,混光透镜采用光线折发射原理,将发光芯片(未图示)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发光端(未标示),有效地收集并聚光与混光。
同时参照图2、3、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混光透镜的混光透镜的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主体部1底部具有两个卡位11,卡位11自主体部1的底部凸伸而出,两个卡位11之间形成正方形凹位12,此时,配合使用的发光芯片(未图示)同样为正方形。此凹位12正好卡紧该正方形的发光芯片(未图示),两个卡位11卡于发光芯片(未图示)两侧,因此,发光芯片(未图示)不易脱落且方便安装。
此外,两个卡位11之间留有缺口,有利正方形发光芯片(未图示)电源正负极焊接,此方形凹位12与两个卡位11配合,方便生产线员工操作,起到防呆的作用。
主体部1底部与正方形发光芯片(未图示)紧密配合,可以直接卡紧在发光芯片(未图示)上方,也可以点密封胶固定,还起到防水作用。正方边长常见有规格为3.5mm和5mm两种;此单一发光芯片可以内置单一发光芯片,亦可内置红绿蓝(R6B)三颗芯片。
制造时,此混光透镜采用光学级PMMA或PC材料通过注塑生产成型,可以实现产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透镜表面采用经过一定的光学设计的条纹面或者是矩阵面(正六边形矩阵),可以得到圆形光或是椭圆光或是条形光斑带。
上述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相应的技术领域做出的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森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森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0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侧面铣床
- 下一篇:工程塑料挤出机的切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