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剪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3021.1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敬礼;李中山;陈龙;吴丹;王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剪压力传感器,尤其是一种避免被测量剪力过大影响正应力的抗剪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所谓的剪力是指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两个距离很近(但不为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 例如剪刀去剪一物体时,物体所受到两剪刀口的作用力就是剪力。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一般是通过测量压力敏原件(压敏金属,陶瓷,硅晶体等)受压力作用发生一定形变后,其阻值产生的相应变化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因此压阻式传感器一般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再根据欧姆定律,实时测出压力敏电阻元件的阻值变化,来确定感应压力大小,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全球的传感器市场在不断变化的创新之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竞争也将日益激烈。这就需要传感器不断地优化,精度、准确度更高。压力传感器一般测量的是轴向压力,但在实际测量应用中,有时剪力或多或少的存在,足够大时就会影响弹性元件的受力,造成测量的结果不够精确。本实用新型就是在现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基础上优化改进,避免剪力在测量过程中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1、本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剪压力传感器,能够避免剪力在测量过程中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剪压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弹性元件1、传感器压头2、承压元件3、外壳4、盖板5,所述的弹性元件1中心开有通孔,所述的传感器压头2放置弹性元件1的中心孔中,与弹性元件1中心孔的内壁留有空隙,其中间的台阶面与弹性元件的顶端接触,所述的承压元件3的前端放置在传感器压头2上,所述的外壳4上部与承压元件3相连,底部内侧的螺纹与弹性元件1底部螺纹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压头2与弹性元件1中心孔的内壁之间的空隙约1mm。所述的外壳4底部内侧和弹性元件1底部外侧通过长约30mm的螺纹联接,弹性元件1中间外侧留有粘贴应变计的4个平面。所述的弹性元件1底部开有8个螺栓孔。
所述的承压元件3与传感器压头2外侧之间留有0.5mm的空隙。所述的外壳4上端内壁与承压元件3的外侧是间隙配合。
3、本实用新型的产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将剪力在外壳中传导,不影响传感器压头,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抗剪压力传感器示意图。
其中:1为弹性元件,2为传感器压头,3为承压元件,4为外壳,5为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抗剪压力传感器示意图。抗剪压力传感器包括弹性元件1、传感器压头2、承压元件3、外壳4、盖板5。
弹性元件1中心开有通孔,底部外侧有约30mm的螺纹,中间外侧留有4个平面,以粘贴应变计。弹性元件1底部开有8个螺栓孔,在测量过程中通过螺栓将传感器固定在现场。传感器压头2放置弹性元件1的中心孔中,与弹性元件1的中心孔内壁留有约1mm的空隙,其中间的台阶面与弹性元件1的顶端接触。承压元件3放置在传感器压头2上,与传感器压头2外侧之间留有0.5mm的间隙。外壳4底部内侧有约30mm长的螺纹,与弹性元件1底部螺纹连接。外壳4上端内壁与承压元件的外侧是间隙配合。外壳4中间开有一个出线孔,导线由出线孔接到弹性体上的应变计。抗剪压力传感器的顶端有盖板5,通过螺钉与外壳4连接。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3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拔脱装置
- 下一篇:风夹雨结构表面作用力实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