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调天线快慢波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2344.9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军;左建宏;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桑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快慢 移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基站电调天线的移相器。
背景技术
移相器移相量的大小主要是由移相器工作过程中,传输线长度变化的大小决定的,移相器的移相量大,长传输线变化的长度就要大。但是加长传输线长度变化范围又会给带来一系列诸如移相器的幅度、驻波比、插入损耗等电气性能稳定性的技术难题。现有移相器的缺点是移相量小、而且尺寸过大。移相量小直接影响天线方向图的下倾角度,限制基站天线的选址。尺寸过大,会缩小电调天线馈电系统的布线空间,加大布线时的复杂度,对天线电气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天线美观,而且给后续的天线检修工作带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慢波移相器,该移相器的特点是可增加移相量,移相范围大,体积较小,而且结构简单,方便组装。
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调天线快慢波移相器,包括一慢波结构圆弧臂、快波结构圆弧臂、馈线、中心相位输线和旋转臂,慢波结构圆弧臂的两输出端和快波结构圆弧臂的两输出端分别与天线辐射单元连接,旋转臂设置在两圆弧臂与馈线的上方分别与两圆弧臂以及馈线耦合,中心相位输出线与馈线连接,中心相位输出线的另一端连接中心相位辐射单元,当旋转臂在两圆弧臂上旋转时,连接在慢波结构圆弧臂上的两辐射单元与中心相位辐射单元的相位差量为连接载快波结构圆弧臂上的两辐射单元与中心相位辐射单元的相位差量的二倍。
慢波结构圆弧臂和快波结构圆弧臂同圆心设置,所述旋转臂的旋转轴与两圆弧臂的圆心位置相同。
慢波结构圆弧臂与快波结构圆弧臂的半径相同且以轴对称的方式设置,馈线与中心相位输出线设置在两圆弧臂的对称轴位置上;旋转臂为直线段结构,旋转轴设置在直线段的中心,直线段的两个端部设有耦合端,耦合端位于两圆弧臂的上方。
慢波结构圆弧臂、快波结构圆弧臂、旋转臂、中心相位输出线和馈线均由微带结构构成。
旋转臂于两圆弧臂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圆弧状耦合端,其圆弧半径为所述移相器工作谐振频点的四分之一相波长。
馈线与中心相位输出线均为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线。
移相器包括介质板,慢波结构圆弧臂、快波结构圆弧臂、馈线和中心相位输出线均设置在介质板的上表面。
移相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滑片,滑片与介质板旋转连接且两者之间存有间隙,所述旋转臂设置在滑片上,旋转臂所在平面与介质板的上表面相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快慢波移相器包括的两条微带圆弧臂,其中一条为目前常用的圆弧波形式,另一条为慢波形式,比如方波形式、锯齿波形式等,当旋转臂在两圆弧臂上旋转时,连接慢波结构圆弧臂的两辐射单元与中心相位辐射单元的相位差量为连接快波结构圆弧臂的两辐射单元与中心相位辐射单元的相位差量的二倍,移相量大、实现主波束大下倾角的同时,缩小了移相器的尺寸;耦合端的转轴处可调节耦合端上两耦合端的功率大小,同时连接两耦合端的微带连接线的宽度不一致可实现不等功率分配,以实现天线上旁瓣抑制;而且该移相器的结构对称、简单、紧凑、功率分配易于调节,适应基站电调天线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示结构意图之四;
图5为利用了本移相器的基站天线的总体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调天线快慢波移相器,包括均由微带结构构成的一慢波结构圆弧臂11、快波结构圆弧臂12、馈线13和中心相位输出线14,慢波结构圆弧臂11和快波结构圆弧臂12以同一点10为圆心并且以轴对称的方式设置,其中慢波结构圆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辐射单元F1和第五辐射单元F5,快波结构圆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辐射单元F2和第四辐射单元F4,中心相位输出线14与第三辐射单元F3连接;馈线13与中心相位输出线14设置在两圆弧臂的对称轴位置上,两者相互连接,馈线13与中心相位输出线14均为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线,其连接点所在位置与圆弧臂的圆心位置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桑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桑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2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