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液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1933.5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袁安富;陈春明;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14 | 分类号: | G01F2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式液位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式液位计,适于测量容器内液体压力,属传感器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位测量装置都是机械式的,也就是利用液位传感器感知液位的深度,然后将此信号通过某种流体来驱动显示表头的指针,从而显示出液位的深度。这种液位机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度问题以及灵敏度问题,因此这种流体是通过一根金属软管传递到显示表头的,因此金属软管的长度要求就比较严格,如果与所要求的长度有差距,则直接就影响到测量的精度,另外在安装这种液位机时,显示表头和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也对测量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总之这种机械式的液位机在测量精度方面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此外,这种机械式的液位机显示表头和传感器之间的金属软管长度是固定的,因此测量的最大液位深度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旦超过这一深度,就无法使用这种机械式液位机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式液位计,体积小,功耗非常低,测量容器液位方便准确,测量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电子式液位计,其特征是:它包括压力传感器、整形放大电路、控制单元、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经整形放大电路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与控制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外接输入设备(键盘等)。
所述控制单元采用MCU1微功耗单片机。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缆线与整形放大电路连接。
所述压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置于待测容器内,且该信号采集端还连接一隔离阀,该隔离阀与待测容器底部连通。
该隔离阀还连接一法兰座,隔离阀通过法兰座与待测容器底部固定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功耗非常低。
2、测量精度较高。
3、便携式。
4、实时测量、显示。
5、体积小、重量轻。
6、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图。
图中:1-压力传感器;2-液器显示屏;3-电缆线;4-隔离阀;5-法兰座;6-待测容器;7-液体;A表示容器的截面积;B表示离容器50mm距离测量,防止沉淀物;H表示液面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液位计包括压力传感器1、整形放大电路、控制单元(MCU1微功耗单片机)、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压力传感器1的信号输出端经整形放大电路与控制单元相连,液晶显示模块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还外接输入设备,如键盘等。
压力传感器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缆线3与整形放大电路连接,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整形放大电路利用标准的A/D转换电路,将传感器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显示在液晶显示屏2(液晶显示模块)上。
压传感器1的信号采集端置于待测容器内,且该信号采集端还连接一隔离阀4,该隔离阀4还连接一法兰座5,隔离阀4通过法兰座5与待测容器6底部固定并连通。隔离阀4起控制传感器与液体接触,测量的时候打开隔离阀4,液体与传感器接触;不需测量时,关闭隔离阀4,传感器不承受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位计主要是利用压力变送原理,当传感器位于容器底部时,就可以将液体的静压转变成电信号。其中传感器部分放置于液体中,用于感知被测液体的液面;而整形放大电路主要将传感器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显示在液晶屏幕2上,该即可用数字显示的方式来显示液位。并可根据设定程序,输入长方体等容器的截面积,根据液位计算并显示出容器内液体体积,该液位计不仅可以显示液位的高度h,还可以根据容器的截面积A显示容器中所存储的液体体积V,容器的截面积A可根据具体的容器尺寸予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简述如下:
1、采用压力传感器收集箱柜高度的压力,以4~20 mA的信号输出;
2、利用液晶显示模块接收信号显其实际高度,显示模块不但显示高度,同时还可显示舱容(液体体积),舱容是根据不同的箱柜尺寸计算出容体后输入液位计的模块中,可以随设定,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1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刻曝光机的多灯光源系统
- 下一篇:防静电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