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摔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1790.8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揭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鸿 |
主分类号: | B43K23/08 | 分类号: | B43K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摔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用笔,具体涉及可对笔套内的笔芯进行有效保护的防摔笔。
背景技术
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上绘制符号或图画,被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
目前市面上的水性笔主要由一个笔套及设置在笔套内的笔芯组成,拔开笔盖后可直接书写,比较方便,但是由于笔套通常是套接在笔上的,使用次数多后容易丢失,笔很容易在桌子上滚动,跌落在地上,或者在使用时不慎将笔从高处落下,笔芯头与地面碰撞后容易损坏,使得笔油刚使用到一半就不能继续书写,久而久之,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又对学习和工作照成了诸多麻烦。
目前,市场上的防摔笔主要结构有三种,分别是加重笔管后端部、加防护结构,以及压板式,加重笔管端部实现防摔功能的可靠性不是很好,不能保证笔管尾部着地率是百分之百,而架防护装置会使得笔的结构冗余,不方便使用;压板式的用笔姿势固定,容易造成手部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未使用时笔芯自动回缩至笔管内的防摔笔,从而有效的克服日常工作学习中不小心将笔掉在地板上造成笔芯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摔笔,包括笔套及设置在笔套内的笔芯,笔芯包括笔芯头和笔油管,所述笔芯头与笔油管的连接部设置沿笔芯头周向延伸的挡板,所述笔套包括笔管、设置在笔管尾端的尾盖和设置在笔管前端的锥筒形笔头,所述笔芯头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住挡板,另一端抵住锥筒形笔头内侧;
所述笔管上适配人握笔的握持部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笔管内设置有压块,压块的一端伸出开口,压块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笔芯往锥筒形笔头移动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压块位于笔管内侧的部分设置有防止压块脱出开口的挡边。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开口为多个,所述开口沿笔管周向等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压块伸出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防滑花纹。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笔管与锥筒形笔头采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笔管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适配笔油管的开口,支撑板在笔管移动时进行导向。
所述压块中部设置有沿压块按压方向的条形孔,所述笔管上设置伸入条形孔的凸柱,当压块按压至底端时,凸柱位于条形孔的顶点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人正常握持笔,自然的按压压块,压块的斜面驱动笔芯移动,笔芯受到压块轴向分力的作用下伸出笔管,此时可以正常书写,同时弹簧压缩蓄能,在未使用时,笔与手分离,作用在压块上的压力消失,笔芯由于弹簧的回复力作用,笔芯回收至笔套内,笔芯上的挡板往尾盖方向移动,将压块的一端推出笔套,此时如果笔意外从手上脱落或者是从桌子上滚下时,笔芯头收到了笔管的保护,不会正面与地面冲撞照成损坏,实现其防摔的功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过程更符合人体工学,简单科学、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摔笔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摔笔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摔笔的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笔套; 11-笔管; 111-开口; 112-凸柱; 12-笔盖; 13-笔头; 2-笔芯; 21-笔芯头; 22-笔油管; 211-挡板; 3-弹簧; 4-压块; 41-斜面; 42-挡边 43-前端面; 44-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3,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摔笔,包括笔套1及设置在笔套1内的笔芯2,笔芯2包括笔芯头21和笔油管22,所述笔芯头21与笔油管22的连接部设置沿笔芯头21周向延伸的挡板211,所述笔套1包括笔管11、设置在笔管11尾端的尾盖12和设置在笔管11前端的锥筒形笔头13,所述笔芯头21外侧套设有弹簧3,弹簧3的一端抵住挡板211,另一端抵住锥筒形笔头13内侧;
所述笔管11上适配人握笔的握持部上设置有开口111,所述笔管11内设置有压块4,压块4的一端伸出开口111,压块4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笔芯2往锥筒形笔头13移动的斜面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鸿,未经揭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1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前置折叠式儿童座椅
- 下一篇:一种层压机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