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料库滑模库壁混凝土输送旋转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838.3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芝保;梁义;刘家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料 库滑模库壁 混凝土 输送 旋转 浇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施工中生料库滑模库壁混凝土输送旋转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浇筑方式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结构质量,同时也增加(或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或降低)施工效率。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主要为混凝土输送泵浇筑,分固定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需不断拆、装泵管,适宜浇筑量大,分布相对集中的构件。移动式的虽能克服固定式的不足,但使用费用较高,需配套砼运输罐车,少量砼浇筑时成本过高,且在偏远地区不易采购。对于工业建筑领域中的生料库滑模,库底板以下库壁厚度大,砼浇筑量多,而且需要连续分层浇筑,特别在夏季高温,由于混凝土初凝快,混凝土输送不及时,造成滑模施工进度缓慢,特别容易影响库壁外观质量,甚至停滑。因筒库直径大,采用移动式的输送泵车在库壁外侧由于施工场地限制,一次站位有时无法全部覆盖库壁,需要移位,不仅影响进度,而且费用高,不够经济合算;而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因为分层浇筑需不断重复拆、装泵管,劳动强度大,拆下再重装的泵管无法及时清洗,容易堵管,极大的制约了施工进度,降低劳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料库滑模库壁混凝土输送旋转浇筑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生料库滑模库壁混凝土输送旋转浇筑装置包括钢管扣件式井架1、竖向泵管2、水平旋转泵管4、塔吊6,所述钢管扣件式井架1设置在生料库中心,所述竖向泵管2沿钢管扣件式井架1敷设并与地泵相连,所述水平旋转泵管4通过能够转动的泵管接头3与竖向泵管2连接,所述塔吊6设置在水平旋转泵管4的上方。
钢管扣件式井架1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搭设,设置扫地杆及斜撑;竖向泵管2和水平旋转泵管4均为通用地泵泵管;泵管接头3连接竖向泵管2与水平旋转泵管4后使两泵管能够相对转动并保证混凝土不渗漏,钢管扣件式井架1和竖向泵管2随滑模高度增加而接长,水平旋转泵管4利用塔吊6吊起,由塔吊6的变幅小车配合做水平旋转运动。当筒库滑模时,竖向泵管2连接到地泵,利用塔吊6吊起水平旋转泵管,并配合塔吊6的变幅小车动作,以筒库中心为圆心做圆周水平旋转运动,这样可以方便地连续分层高效率的旋转浇筑库壁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移动式的输送泵车,所用材料均为施工现场常用周转材料;可以实现筒库库底板以下滑模连续分层旋转浇筑库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效果好,制作成本低,特别适用夏季高温施工,为筒库库底板以下滑模提供了极大地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节约施工成本,并且不需要移位和重复装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扣件式井架,2:竖向泵管,3:泵管接头,4:水平旋转泵管,5:滑模平台,6:塔吊,7:筒库混凝土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生料库滑模库壁混凝土输送旋转浇筑装置包括钢管扣件式井架1、竖向泵管2、水平旋转泵管4、塔吊6。钢管扣件式井架1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搭设,设置扫地杆及斜撑;竖向泵管2和水平旋转泵管4均为通用地泵泵管;泵管接头3连接后两根泵管可相对转动,不漏混凝土即可。钢管扣件式井架1和竖向泵管2随滑模高度增加而接长,水平旋转泵管4利用塔吊6吊起,由塔吊6的变幅小车配合做水平旋转运动。
沿钢管扣件式井架1敷设竖向泵管2以及水平旋转泵管4,竖向泵管2和水平旋转泵管4之间采用可以转动的泵管接头3连接。当筒库滑模时,竖向泵管2连接到地泵,利用塔吊6吊起水平旋转泵管,并配合塔吊6的变幅小车动作,以筒库中心为圆心做圆周水平旋转运动,这样可以方便地连续分层高效率的旋转浇筑库壁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配置主体设计
- 下一篇:建筑模板之间的连接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