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盘自动搬运穿梭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781.7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仓物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7 | 分类号: | B65G1/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自动 搬运 穿梭 | ||
1.一种托盘自动搬运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包括壳体(1)、导向轮安装座(2)、导向轮(3)、主动行走车轮(4)、吊装环(5)、第一偏心轴盘(6)、第一连杆(7)、第二偏心轴盘(8)、第二连杆(9)、轴承座(10)、从动轮轴(11)、从动轮(12)、升降支架(13)、升降支架滚轮(14)、齿轮箱体(15)、齿轮箱主动齿轮轴(16)、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第二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8)、主动车轮轴(19)、行走电机(20)、行走电机传动链条(21)、升降电机传动链条(22)、升降电机(23)、升降动力轴(24)、顶盖梁(25)、顶盖(26),其中所述壳体(1)支撑整个车体,所述导向轮安装座(2)上安装导向轮(3),所述第一偏心轴盘(6)连接第一连杆(7)、升降支架(13)以及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所述第一连杆(7)还连接所述升降支架(13),所述第二偏心轴盘(8)连接第二连杆(9)、升降支架(13)以及第二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8),所述第二连杆(9)还连接升降支架(13),所述轴承座(10)上安装从动轮轴(11),所述从动轮轴(11)上安装从动轮(12),所述升降支架滚轮(14)与顶盖梁(25)衔接,所述齿轮箱主动齿轮轴(16)动力输出到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和第二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8),所述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动力输出到第一偏心轴盘(6),所述第二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8)动力输出到第二偏心轴盘(8),所述主动车轮轴(19)连接主动行走车轮(4)和升降支架(13),所述行走电机传动链条(21)连接主动车轮轴(19)和行走电机(20),所述升降电机传动链条(22)连接升降电机(23)和升降动力轴(24),所述顶盖梁(25)衔接升降支架滚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自动搬运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电机(20)通过所述行走电机传动链条(21)与所述主动车轮轴(19)连接驱动所述主动车轮轴(19)做正反旋转运动,所述主动行走车轮(4)与所述主动车轮轴(19)连接实现穿梭车前后行走,穿梭车行走过程中所述导向轮(3)负责车子行进过程导向,所述从动轮(12)跟随所述主动行走车轮(4)被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自动搬运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电机(23)通过所述升降电机传动链条(22)与所述升降动力轴(24)连接驱动所述升降动力轴(24)旋转运动,所述升降动力轴(24)与所述齿轮箱主动齿轮轴(16)连接,传递动力到所述齿轮箱体(15),所述齿轮箱主动齿轮轴(16)与所述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所述第二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8)串联,传递动力到所述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齿轮箱、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轴(18),所述第一偏心轴盘(6)和所述第二偏心轴盘(8)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和所述第二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8)连接获取动力,所述第一连杆(7)和所述第二连杆(9)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盘(6)、所述第二偏心轴盘(8)和升降支架(13),所述第一偏心轴盘(6)以所述第一齿轮箱从动齿轮轴(17)为圆心做360度旋转运动,所述第一偏心轴盘(6)通过所述第一连杆(7)传递动力到升降支架(13)驱动升降支架滚轮(14)的中心点做上下位移运动,所述顶盖(26)与顶盖梁(25)连接,顶盖梁(25)与升降支架滚轮(14)衔接,升降支架滚轮(14)的中心点做上下位移运动时驱动顶盖(26)做升降运动,实现穿梭车的提升和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自动搬运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轴盘(6)旋转180度时所述顶盖(26)提升到高位,继续旋转180度后所述顶盖(26)回到低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仓物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世仓物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7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