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682.9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许道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三晟箱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10;A45C13/02;E05C19/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尤其涉及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随着旅行的普及,行李箱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是目前的行李箱大多以拉链开合,物品过多时,容易挤压箱体膨胀,从而时拉链崩坏,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箱口口沿开合方便的行李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行李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设有卡片,卡片设有凹槽;下盖设有卡锁组件,卡锁组件包括外壳和转轴,外壳设有与卡片对应的卡孔,转轴设有凸块,凸块位于卡孔下方,凹槽与凸块配合。
作为优选,转轴上设有固定块和滑块,滑块一端连接有弹簧,弹簧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设在转轴上,滑块设有滑块钩,外壳设有突起,滑块钩与突起配合。
作为优选,箱体还包括双轮,双轮包括两个滚轮。双轮结构可使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作为优选,箱体还包括拉杆。拉杆采用加厚方管。
作为优选,上盖设有前小盖。
作为优选,上盖设有计算机袋。
作为优选,下盖设有手柄。
作为优选,箱体内设有储物袋,储物袋上设有扣眼,下盖设有挂扣,挂扣与扣眼配合。箱体内设有多种电子和文具产品的存放小袋,双面受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行李箱通过卡锁组件使箱口口沿开合方便,增设前小盖便利存取并内置计算机袋,箱体结构精巧,而且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 为行李箱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李箱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行李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行李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盖1、下盖2、卡锁组件4和双轮5。
上盖1和下盖2相连,上盖1底部设有两个双轮5,上盖1上远离上盖1和下盖2相连的一侧设有卡片11,卡片11的中间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凹槽13。
下盖2设有手柄3和双轮5,双轮5位于下盖2底部。下盖2上远离上盖1和下盖2相连的一侧设有卡锁组件4。
卡锁组件包括固定在下盖2的外壳42和转轴49,外壳42位于箱体内部,外壳42上设有卡孔41,与卡片11相对应。转轴49一端与下盖2活动连接,转轴49与下盖2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45°。转轴49靠近卡孔41的一端设有凸块48,转轴49与下盖2之间的角度为0°时,凸块48转动到卡孔41的下方;卡片11插入卡孔41时,凸块48正好位于卡片11的凹槽13内,将上盖1和下盖2卡牢固定。转轴49远离凸块48的一端设有滑块45,滑块45可以在转轴49上滑动,滑块45连接有弹簧46,弹簧46连接有固定块47,固定块47固定设在转轴49上,滑块45通过弹簧46和固定块47可以前后移动并复原。滑块45上设有一个滑块钩44,外壳42上设有一个突起43,滑块钩44与突起43相对应且方向相反,转轴49与下盖2之间的角度为0°时,滑块钩44与突起43紧紧扣在一起。这样,先通过凸块48、外壳42将上盖1和下盖2连接在一起,然后按住滑块45,将滑块钩44和突起43对应,然后松开滑块45,利用弹簧46的弹性,使滑块钩44和突起43连接固定。
箱体内设有储物袋6,储物袋6上设有扣眼61,下盖2设有与扣眼61对应的挂扣21。
箱体内还设有计算机袋7。
下盖2设有拉杆8。拉杆8由两段组成,可以伸缩运动。
上盖1设有前小盖12。
双轮5是两个滚轮组成的,双轮5位于上盖1和下盖2的边角,可以360°转动。
下盖2设有手柄3。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三晟箱包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三晟箱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