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585.X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剑文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B63H1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自行车。尤其是一种人体在水面上能保持稳定。脚踏模仿鱼类摆动尾鳍推进的水面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1874年装上链条和链轮用后轮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真正具有现代化形式的自行车由英国人罗松发明诞生。人们目前发明的水面自行车实际上是地面自行车和浮体或船体的结合体。都是在地面自行车上装上浮体或在船体上用人力通过链条和链轮驱动水下螺旋桨或轮桨推动水面自行车前进。浮体或船体随波逐流不抗风浪,只适用在公园湖里水上乐园娱乐。国际在线3月16日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日前研制出一种水上代步工具“水上跳跃者”。它可以使你在蹦蹦跳跳之间在水面上往来穿梭、行走自如。‘水上跳跃者’本身是不会下沉的,但要想让它浮在水面并继续前进,就必须不停跳动。”这种水上交通工具人们在“驾驭”它前行时会产生出一种介乎于骑脚踏车和踩高跷之间的奇妙感觉。它在水面上的前进速度可以达到27.35公里/时。驾驶“水上跳跃者”应当双手紧握操纵柄,站在装有弹簧的脚踏板上跳动,这样踏板就能起到“鳍”的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装置像一艘船那样前行。这种水上交通工具无愧是运用仿生学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的新型运动器械。因此有必要研发运用仿生学,模仿海豚上下摆动水平尾鳍推动身体快速前进的新型水下推进结构及抗风浪适用各种水面的水面交通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人体在水面上能保持稳定,脚踏模仿鱼类摆动尾鳍推进的水面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面自行车包括浮体固定薄板、U形支撑架、一端有万向球的支撑杆、浮体、方向舵,所述浮体固定薄板两面有浮体,浮体固定薄板底部垂直固定有U形支撑架,一端有万向球的支撑杆无接触或固定的穿过浮体固定薄板底部中线重心点,与U形支撑架底部重心点固定或与重心点的万向球座连结,或一端与可附加的座椅底部重心点固定或与可附加的座椅底部重心点的万向球座连结,支撑杆或U形支撑架附加有推进结构,U形支撑架有方向舵,U形支撑架附加有水翼,浮体固定薄板或U形支撑架水平前后端用万向连结杆连结组成双体或多体水面自行车,浮体固定薄板或U形支撑架水平两侧附加有滑水板或水中滑翔机翼或水面地效滑翔机翼。所述推进结构有脚踏推进结构固定匣,匣里的顶端有垂直脚踏板的两根齿条,两根齿条通过固定在匣体的中间齿轮互相连结,脚踏板附加有脚掌弹性固定软带或弹性固定鞋,齿条末端固定有模仿鱼尾摆动推进器固定架,模仿鱼尾摆动推进器固定架固定一块表面光滑且长端的一侧中心部有固定偏心轴的长方形推进及水平稳定变向薄板,推进及水平稳定变向薄板具有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诞生了一种运用仿生学,模仿鱼类上下或左右摆动尾鳍推动身体前进的抗风浪适用各种水面的水面交通工具。改变人体重量对浮体的作用力方向,降低重心点且重心点入海深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消除水体动荡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在水面上能保持稳定。将引领水下新型、静音推进器。水面建筑物基础。水面舰船。水面交通工具。水面救生器材。水面运动器械。海上钻井平台新的发展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有益效果包括:
可滑水、水中滑翔、水面地效滑翔。成为水上代步、交通工具、水上运动器械、水上救生工具、水上生产工具、水上旅游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鱼尾推进水面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仿鱼尾摆动脚踏推进结构正视图
图3是模仿鱼尾摆动脚踏推进结构下行侧视图
图4是模仿鱼尾摆动脚踏推进结构上行侧视图
图中:1.浮体固定薄板 2.浮体 3.U形支撑架 4.一端有万向球的支撑杆 5.万向球座 6.座椅 7.方向舵 8.水翼 9.脚踏推进结构 10.脚踏推进结构固定匣 11.齿条 12.中间齿轮 13.脚踏板 14.模仿鱼尾摆动推进器固定架 15.长方形推进及水平稳定变向薄板 16.固定偏心轴 1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剑文,未经朱剑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