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二介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9946.9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民成 |
主分类号: | E03D5/00 | 分类号: | E03D5/00;E03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二介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资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气体、液体二种介质按先空气后液体顺序进行压力冲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节约用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家庭用水量的60~70%用于卫生间,而仅马桶用水就占40~50%,一个三口之家,每月消耗约3吨左右,存在较大节水空间,马桶一般都采用重力冲落方式,水流力度小,自来水经过马桶储存后压力大为减小,从而冲洗效果下降,需要较大水量才能冲净,浪费水资源。在冲洗时,如果首先利用压缩空气吹静污水,再用自来水进行压力冲洗,就可大幅减少自来水的消耗量,因此,采用压缩空气、增高水压力进行冲洗清洁是一种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的方法,以气代水可以节约部分水资源,压力冲洗又可提高冲洗效果节约用水,实现双效节能减排,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和综合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节水减排效果明显的马桶清洁装置,其利用空气、液体二种介质按先空气后液体的顺序实施压力冲洗,以减少自来水的用量,并较少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液二介节能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气体、液体二种介质按先气体后液体顺序以一定压力进行吹、冲洗清洁。主要由空气增压部分、水量调节装置、储水冲洗部分和吹吸管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二介清洁装置,空气增压部分持续提供一定压力的空气,首先利用空气进行吹洗清洁,而后储水冲洗部分自动进水,以一定压力实施液体压力冲洗清洁,吹吸管将马桶管道内污水排至下水管道,水量调 节装置视情调节水量大小。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增压部分由握把、活塞、筒、活塞杆、单向活门、推盘等组成,活塞直径、行程较大而出气孔总面积较小,活塞在筒内向下移动时,软体塑胶单向活门自动关闭,空气压缩,大部分以一定压力经吹吸管内腔排至下水管道,少量经喷水孔喷出吹洗。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冲洗部分由储水器、受控进水开关组成,受控进水开关包括开关体、活门、开关杠杆和弹簧等。储水器、开关体、活门组成一密封完好的储水室,活塞下行时,活塞杆底端推盘推压开关杠杆打开二个受控开关活门,储水室自来水自动进入增压室,迫使水经二种喷水孔以一定压力和角度喷入冲洗马桶内壁、吹吸管外壁,大部经吹洗管内腔快速喷出吸静污水排至下水管道,活塞上行时弹簧使活门关闭。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吹洗管为软管设置,弯曲形状与马桶下水道弯曲一致,在底部制有虹吸管,压力空气、液体流经吹洗管底部时,产生虹吸作用,吸马桶底部污水一同排至下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空气部分取代自来水、自来水以一定压力进行冲洗,节约水资源,减少排放。每次用水可由原3~4L降低至1~2L,节能效果明显。该装置结构合理,不需要改动原马桶任何部件,只需通过三通与自来水管道连通即可使用,节水减排一举两得,潜在社会综合效益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安装时,通过三通连接至马桶自来水开关上,平时该装置放置底座29上,自来水经三通43、水管42由进水接口41充满储水器22,使用时手提握把11放在马桶边缘上,吹吸管32插入马桶下水道内;向下按压握把11,活塞16下行,单向活门17自动关闭,空气被压缩,经吹吸管32喷出,虹吸管31将马桶内污水吸出排至下水管道;活塞16继续下行直至限位螺帽12与筒13顶端接触,此时,推盘18推压开关杠杆21和活门24绕转轴23转动,拉伸二 根关门弹簧25,自来水进入增压室,以定压力同时经喷孔28切向喷入马桶内壁冲洗、经喷孔27喷至吹吸管32外壁冲洗、大部液体经吹吸管32内腔快速排出,经虹吸管31马桶内污水吸出一同排至下水管道;用毕,手提握把11放回底座上,重力作用,活塞16下行不会开启受控活门,保持密封完好状态。
如若冲洗不彻底,顺时针转动握把1~2圈,活塞杆中间部位调节螺栓15与活塞16相对转动,进水量增加,冲洗更加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民成,未经刘民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9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摩擦自动调心上托辊组
- 下一篇:卡用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