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9930.8 | 申请日: | 2012-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康江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江灵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 地址: | 423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折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部位的折叠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其结构复杂,且使用一段时间后,锁紧力变小,且易串动,因锁扣不稳固而影响了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以提高其结构稳固性和使用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用于锁紧和松开自行车折叠部位相互铰接配合的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包括:
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件的手柄;
固设于所述第二折叠件的卡擎件;
顶杆组件,其弹性伸缩地滑设于所述手柄内,其端头咬合顶紧所述卡擎件。
进一步地,所述卡擎件上设有与所述顶杆组件的端头相咬合紧固的咬合位及用于使卡擎件固设于所述第二折叠件上的套孔。
进一步地,所述卡擎件上设有至少四个咬合位。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组件包括:
顶杆,滑设于所述手柄内,该顶杆上设有中空的内腔、设于该内腔侧壁上的螺杆孔及用于对顶杆的伸缩滑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滑槽;
固定杆,其中部穿过所述限位滑槽和内腔并利用两端套设于所述手柄上,且其中部还设有内螺纹孔;
调节螺杆,包括设有螺柱的螺柱端和用于调节其螺旋的调节端,其螺柱端伸入所述内腔内与所述固定杆的内螺纹孔螺旋紧固,而调节端抵接于内腔的外壁上;
弹性部件,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上,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固定柱和所述顶杆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的螺柱端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螺杆孔的直径,而所述调节螺杆的调节端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螺杆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供所述顶杆组件滑动的顶杆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还包括有在打开折叠部位时用于使手柄与所述卡擎件自动分离的开启弹簧,该开启弹簧设于手柄与所述第一折叠件相铰接的铰接部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滑设于手柄内的可调距的顶杆组件,顶杆组件咬合紧固于所述卡擎件内且不会串动,提高了自行车折叠部位的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的锁扣稳固性,提高了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设于自行车折叠部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锁扣装置,用于锁紧和松开自行车折叠部位相互铰接配合的第一折叠件1和第二折叠件2,其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件1上的手柄3,固设于所述第二折叠件2上的卡擎件4、与所述卡擎件4相咬合紧固的顶杆组件5及开启弹簧6。
所述手柄3包括本体31、把手端32、设有铰接孔34的铰接端33、铰接孔34的内壁上设有支脚槽35、避让槽孔36、顶杆滑槽37及安装孔38。手柄3利用所述铰接端33上的铰接孔34与所述第一折叠件1的铰接轴(图中未示)铰接,所述避让槽孔36位于靠近铰接端33的一端,在折叠锁扣时用于避让所述卡擎件4,以免手柄3与卡擎件4相互干涉;所述顶杆滑槽37设于本体31上,其用于供所述顶杆组件5在其内滑动,其宽度与顶杆组件5的相应部件的宽度相适配,以保证顶杆组件5不能在其宽度方向上串动;所述安装孔38设于顶杆滑槽37的侧壁上。
所述卡擎件4包括咬合位41及套孔42,所述咬合位41用于与所述顶杆组件5相咬合紧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擎件4呈齿轮状,所述咬合位41数量为4个,当然也不限于4个,可多于四个,各咬合位41均布在卡擎件4上;所述套孔42用于使卡擎件4固设于所述第二折叠件2上。
所述顶杆组件5包括顶杆51、固定杆52、调节螺杆53及弹性部件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江灵,未经康江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9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