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中心的鞍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9563.1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常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61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中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鞍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工中心包括底座、鞍座、工作台、立柱、主轴箱部件;底座是整个加工中心的底盘,位于最底部;立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一侧,它和底座一起构成的纵截面成L形;底座上设置有导轨,鞍座装在该底座的导轨上。现有的鞍座呈矩形状,鞍座与底座导轨相接合的导轨面长度一样,当鞍座运动到端部时,鞍座的偏摆量较大,使安装在安装上面的工作台精度不高,进而影响产品加工时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证自身运动稳定性、加工精度和运动速度的加工中心的鞍座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中心的鞍座结构,包括鞍座本体,所述鞍座本体的中部沿其两端各延伸出一段使得鞍座本体呈十字形,所述鞍座本体的底侧设置有四条分别与底座顶侧的四条导轨相接合的导轨面,其中中间两条导轨面位于鞍座本体中部的底侧。
进一步的,所述鞍座本体的顶侧设置有两条分别与工作台底侧的两条导轨面相配合的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鞍座本体底侧的中部与底座顶侧中部的滚珠丝杠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相对于其他加工中心而言,该加工中心的鞍座本体中部加长,其中间两条与底座相接合的导轨面也延长,加大了鞍座本体与底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工时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2)当鞍座本体运动到端部时,鞍座本体的偏摆量更小,使安装在鞍座本体上面的工作台精度更高;(3)鞍座本体底侧的左右两条导轨面保持原有尺寸,又可以不过分增加摩擦面积,不影响运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鞍座本体,11-中部,12-导轨面,121-中间两条导轨面,122-左右两条导轨面,13-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3,一种加工中心的鞍座结构,包括鞍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本体1的中部11沿其两端各延伸出一段使得鞍座本体1呈十字形,所述鞍座本体1的底侧设置有四条分别与底座顶侧的四条导轨相接合的导轨面12,其中中间两条导轨面121位于鞍座本体1中部的底侧,即中间两条导轨面121的长度比左右两条导轨面122长,所述鞍座本体1可沿底座上的导轨左右滑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鞍座本体1的顶侧设置有两条分别与工作台底侧的两条导轨面相配合的导轨13,所述工作台可沿鞍座本体1上的导轨13前后滑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鞍座本体1底侧的中部11与底座顶侧中部的滚珠丝杠相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加工中心的鞍座结构通过延长鞍座本体1底侧的中间两条导轨面121以增大鞍座本体1与底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工时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当鞍座本体1运动到端部时,鞍座本体1的偏摆量更小,使安装在鞍座本体1上面的工作台精度更高;鞍座本体1底侧的左右两条导轨面122保持原有尺寸,又可以不过分增加摩擦面积,不影响鞍座本体1的运动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常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常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9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量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低温红外辐射电地暖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