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整轨距的扣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9381.4 | 申请日: | 2012-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洋 |
| 主分类号: | E01B9/66 | 分类号: | E01B9/66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刘文生 |
| 地址: | 11016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轨距 扣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钢轨与道床的扣件,尤其涉及一种轨距调整的扣件结构。
背景技术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据报道目前国内有36座城市已设计和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并计划至2015年前后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而在轨道交通设计中扣件是连接钢轨与道床的主要部件,轨道交通扣件种类繁多,主要由扣压件、弹性垫板和锚固连接件三大部分组成。组成扣件系统的各部件的形状、种类及材质与系统功能、连结方式、制造难易、施工养护方法及经济成本等密切相关。扣件系统按不同的方式区分,有多种类型,如:按与道床的连接方式区分,为不分开式扣件和分开式扣件;按承受水平力的方式区分,为有挡肩扣件和无挡肩扣件;按扣压件的紧固方式区分,为有螺栓扣件和无螺栓扣件。尽管扣件种类繁多,就其轨距调节能力来说绝大部分依靠更换不同型号的绝缘轨距垫(主要为高弹度尼龙材料)来调整,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
(1)轨距垫抗压强度不足,在现场使用中常出现压缩屈服现象。
(2)轨距垫抗弯曲强度不足,在现场使用中出现断裂、翘起、弯曲等病害。
(3)弹条扣压在轨距垫上的压头面积小,使得轨距垫在有效的扣压面积内承受压缩强度可达155 MPa。据了解各生产增强材料的厂家均无法满足此要求,这是导致产品出现材料韧性低的断裂、材料韧性高的弯曲的原因之一。
(4)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巨大的压力、频繁的振动和摩擦,产生极大热量,使轨距垫变软,大大地降低了产品使用效果。
(5)轨距调整范围为+8~-12mm,在轨道运营过程中需要的轨距垫型号较多。
(6)调整精度靠轨距垫的型号、种类来决定,所要求的精度越高,则对应的轨距垫种类越多,不利于运营过程中的养护维修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直、合理,能解决以往的轨距调节存在的需要多种型号的轨距垫、且调整量有限的不足,实现轨距调节简便、灵活、准确的一种调整轨距的扣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整轨距的扣件结构,它包括:铁垫板、相对设于钢轨两侧,并固定于铁垫板上的左铁座和右铁座,设于左、右铁座内侧并扣压于钢轨上的左L形轨距垫和 右L形轨距垫,铁垫板通过垫板置于轨枕上,其在于:所述的左、右L形轨距垫的L形两条边为不同厚度,且厚度相差1~3mm,所述的左、右铁座相邻的适配位置上均设有调整组件;该调整组件主要由轨距定位块、锚固螺栓组成,所述的轨距定位块由中部带有正通孔外部为椭圆锥体构成,该椭圆锥体与铁垫板上椭圆锥孔相配,所述的轨距定位块通过所述的锚固螺栓固连于轨枕上。
所述的轨距定位块在调整时采用中部带有偏心通孔外部为椭圆锥体的轨距调整块替代。
所述的调整组件还有垫圈。
所述的锚固螺栓通过预埋于轨枕中的绝缘套管与轨枕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轨距定位块及轨距调整块材料为金属材料,相对只用尼龙材料的L形轨距垫强度高,有利于保持合理轨距。
(2)由于轨距定位块及轨距调整块外部采用椭圆锥体,与铁垫板上椭圆锥孔相对应,通过锚固螺栓的扣压力能够实现铁垫板与轨距定位块或轨距调整块间的无缝对接,有效实现铁垫板的整体性,减少误差的出现。
(3)轨距调整范围为+8~-12mm,满足《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要求。
(4)调整配件只需轨距调整块,型号单一,而配合调整轨距的L形轨距垫不变,只是单一位置调整,无需再配备多种型号L形轨距垫,便于养护维修作业。
(5)轨距调整误差小,其能力可达到+0.5~-0.5mm。
(6)本实用新型调整方式简便、省时灵活,准确、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扣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扣件结构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扣件结构的轨距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扣件结构的轨距调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零件:左铁座1,铁垫板2,垫板 3,左L形轨距垫4,钢轨 5,绝缘套管 6,调整组件7,轨距定位块8,锚固螺栓9,右铁座 10,右L形轨距垫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洋,未经张海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9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设备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耐磨损效果的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