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噪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8815.9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瑜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瑜蓉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声降噪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声屏障,主要用于公路或铁路防止噪声干扰。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特别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上,车速快、车流量大,其噪声已对周边的居民、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声屏障也正在成为控制道路交通噪声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声屏障选用的专用吸声材料几乎没有,更没有根据公路交通噪声的具体情况进行声学、力学、实用方面的设计,而使之出现隔音效果较差或是造价太高等系列问题。
目前大量使用的吸隔声屏障选用的材料也越来越多,有的是由金属的铝合金或镀锌钢板做穿孔护面板、金属钢板做隔声背板、金属槽钢做吸隔声屏障的龙骨制作而成,也有的采用混凝土单元板制造的板体。
例如中国专利号“01108625.4”公开了一种防止交通噪声干扰的公路声屏障吸声板,公开日为2003年02月19日,主要由微穿孔板、吸声材料、后腔板、连接部件构成。吸声材料填充在微穿孔板和后腔板之间紧贴于微穿孔板后并与后腔板保持一定空间距离形成后腔。
再如中国专利号“CN200920288520.1”公开了矩形箱式小孔复合阻抗声屏障,公开日为2010年09月01日,其具有箱体,箱体内相对声源一侧的内壁贴装有玻纤棉板,箱体相对声源一侧的面板为金属薄板制成,该金属薄板上冲制有多个小孔;并且在箱体内与玻纤棉板垂直布置有至少两块加强型隔板,使箱体内形成若干空腔结构。
再如中国专利号“CN200920082806.4”公开的混凝土单元板式声屏障板,公开日为2010年05月12日,包括上下连接的板体,所述上下板体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高弹性能够使得上下板体之间连接密贴。
另外,在中国专利号“CN201010122614.9”还公开了一种声屏障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公开日为2010年09月01日,包括铝蜂窝层和泡沫铝层,所述铝蜂窝层为由薄铝板做成六角型蜂窝状片层;所述泡沫铝层为具有吸音功能的,带有多个气孔的铝泡沫板;所述铝蜂窝层和所述泡沫铝层通过胶膜复合,形成所述声屏障用板材。所述声屏障用板材进一步设有隔音材料层所述声屏障用板材中,铝蜂窝层的一侧为通过胶膜复合的所述泡沫铝层,另一侧通过胶膜复合的所述隔音材料层。
但从实际应用来看,上述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不足:一、虽具有吸声功能,但当入射声波的频率远离系统共振频率时,系统内空气振动很弱,吸声作用很小,影响整体效果。二、微孔泡沫铝平板虽然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但达到一定厚度时,制作成本直线上升,一股不采用,从而影响该技术推广,并且容易受到腐蚀而影响寿命,一年左右就需要刷漆以防腐蚀。三、混凝土材质的声屏障要求在预制板体时要严格控制板体上下表面质量,保持足够的平整度,对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即便如此,因为产品重量太大,在板体的运输及装卸过程中难免磕碰,易造成板体上下表面局部磨损,致使上下板体直接安装后存在一定缝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降噪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安装成本和难度。四、现有的声屏障中的吸音孔均为平面直孔,平面直孔吸收声波后,不能及时被吸音材料吸收,导致噪声又反射出来,形成了二次噪音。五、现有声屏障的吸声孔在设计和生产是没有合理的倾斜角度,导致雨水容易进入内腔,从而缩短了吸声材料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现有的声屏障无论是从材料还是从结构上来看,均存在吸音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声屏障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降噪声屏障,本实用新型提高吸声降噪效果,并且可有效避免二次噪音和雨水进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噪声屏障,由多个降噪声屏单元组成,降噪声屏单元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面板上设置有吸音孔,箱体内还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吸声材料腔和二次隔声腔,吸声材料腔的尺寸与吸声材料的尺寸相适配,吸声材料设置在吸声材料腔内且位于隔板和面板之间,二次隔声腔位于隔板和箱体的背板之间。
所述面板呈格栅状,栅条的上表面的倾斜度为55—85度,下表面的倾斜度为50—80度,且上表面的倾斜度大于下表面倾斜度,相邻两栅条的其中一栅条的下表面与另一栅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吸音孔。
所述降噪声屏单元一端凸出形成凸出部,凸出部上设置有凸出部连接槽,另一端内凹形成内凹部,内凹部中设置有内凹部连接槽。
所述吸音孔的规格为30—48mm×5—15mm。
所述隔板和箱体的背板之间的间距为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瑜蓉,未经朱瑜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8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内取水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卡置凹槽的桥梁伸缩装置用防水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