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式注水型氧气湿化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8603.0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红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阳红莲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曹爱红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注水 氧气 湿化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闭式注水型氧气湿化瓶。
背景技术
输氧是医院常用的治疗或抢救手段,广泛用于临床上各类病人。治疗或抢救输入给病人的氧气必须经过湿润处理才能提供给病人吸入否则干燥的氧气将对病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氧气进行湿润处理,通常采用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一般是水)加湿的方法来进行,干燥的氧气经过氧气湿化液湿润后提供给病人吸入。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当氧气湿化瓶水位不够补充湿化水时,需要拧开整个湿化瓶的瓶盖,将湿化水倒至氧气湿化瓶内,再将氧气湿化瓶与氧气装置衔接紧密。但是,在这一拧开瓶盖-取下-加水-旋紧的过程中,通常这一过程对于操作熟练的医护人员也需要30~45秒的时间,在这过程中患者被迫中断氧气的吸入,尤其是对于中、高流量吸氧的危重患者,造成短时间的供氧不足,致患者出现乏氧性缺氧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另外,在取下湿化瓶补充湿化水的过程中,还存在氧气泄漏的危险,给病房环境也造成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闭式注水型氧气湿化瓶,该密闭式注水型湿化瓶在补充湿化水时,注水过程简单方便快捷,保证患者供氧的持续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现乏氧性缺氧症状,还保证了用氧环境的安全。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式注水型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设有高限水位标识线和低限水位标识线,所述瓶体的侧壁对应于高限水位标识线的上方位置设有直接向瓶体内注水并保持瓶体内部密封的注水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上设有高限水位标识线和低限水位标识线,所述注水装置设置在对应于高限水位标识线的上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开设于瓶体侧壁的注水口、与注水口连通的注水管,以及封闭注水管管口的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氧气湿化瓶的瓶体上直接设有一注水装置,避免了再需要加水时拧开瓶盖加水的过程,简化加水过程,缩短加水时间(直接注水时间只需3~8秒),从而有效保证患者供氧的持续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现乏氧性缺氧症状;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瓶体上设有高低限水位标识线,能预防护理人员在补充湿化水时过多或过少而导致湿化过度或不足给患者带来不舒适;
(3)本实用新型在补充湿化水时整个氧气装置仍然处于密闭状态,还保证了用氧环境的安全,预防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式注水型氧气湿化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式注水型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该瓶体1的上端为氧气湿化瓶与氧气装置的连接口2,所述瓶体1上设有高限水位标识线I和低限水位标识线II,所述瓶体1的侧壁上对应于高限水位标识线II的上方设有直接向瓶体1内注水并保持瓶体内部密封的注水装置3。
该注水装置3包括开设于瓶体侧壁的注水口31、与注水口31连通的注水管32,以及封闭注水管32管口的密封盖33。
当需要补充湿化水时,只需将注水管32的密封盖33打开,用注射器补充湿化水后立刻盖上即可。其整个注水过程简单方便快捷,只需较短时间即可完成,有效保证患者供氧的持续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现乏氧性缺氧症状。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阳红莲,未经欧阳红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8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