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集烤房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8352.6 | 申请日: | 2012-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明;徐鸿飞;李宏光;王春林;李亚铭;任洪波;李洪波;叶云明;崔勇军;张维坤;瞿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七五零高新技术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O试验场 |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A24B3/04;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05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集 烤房排湿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集烤房烟叶烘烤中使用的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适用于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排湿过程中,对湿热蒸汽的热能回收利用的装置,属烟叶烘烤调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了新型密集烤房。并于2009年下发了《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国烟办综(2009)418号],统一了全国密集烤房的建造标准,以及密集烤房所用设备标准。几年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倡导与推动下,全国密集烤房的建设发展速度极快。截止2011年底全国约有40余万座密集烤房建成并投入使用。
烟叶烘烤的工艺特点,是使烟叶处于一个温度持续、缓慢、不断升高(最高68℃左右),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烤房中,当烤房内温度逐步提高时,烟叶内水份开始不断蒸发,导致烤房内湿度不断增大,当湿度达到烘烤工艺所要求控制的湿度时,需及时迅速地排除烤房内的湿热蒸汽,否则将导致烟叶烤坏。通过持续不断的升温和排湿最终将烟叶全部烘干。整个烘烤过程约需140-180小时。
密集烤房的排湿方式是采用常温常湿的空气在风机作用下经与供热设备热交换升温后进入烤房,与烤房内的高温高湿蒸汽进行置换,湿热蒸汽从烤房排湿口处排出,从而达到降低烤房内湿度的目的。
在排湿过程中,烤房内温度远高于常温下的空气温度,为确保排湿过程烤房内温度不下降(烘烤工艺要求),往往需加大供热设备的供热量(大量加煤,助燃风机连续工作),使得常温空气经与供热设备热交换后,能迅速升温,从而实现“稳温排湿”或“升温排湿”的烘烤工艺。另一方面,烤房所排出的湿热蒸汽携带了大量的热能,据有关权威专家分析,烤房排湿时,所排出的湿热蒸汽造成的热量损失约占烟叶烘烤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总热量的40%-70%。
回收密集烤房排湿出的高温湿热蒸汽,对其热能进行吸收、并利用其对排湿时所进的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使所进的常温空气在与供热设备热交换前就能利用排湿余热将温度提高,降低其与供热设备热交换时,对供热设备的热量需求,从而达到降低煤耗、电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实现充分回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所排出的湿热蒸汽的余热,通过高效的热转换技术利用回收的余热热能来加热排湿时吸入的常温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结构实现的:密集烤房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换热芯(1)、回收箱(2)、排水管(3)、百叶窗(4)、进风门(5)、电动执行器(6)组成,换热芯(1)置于回收箱(2)内左侧或右侧,排水管(3)安装于回收箱(2)底部,进风门(5)装于回收箱(2)的右侧或左侧,电动执行器(6)安装于回收箱(2)底部,百叶窗(4)装于回收箱(2)的前面和/或顶面,由换热芯(1)、回收箱(2)、百叶窗(4)与进风门(5)四个部件共同组成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内循环风道,排湿蒸汽在内循环风道内做循环,使得蒸汽热量再利用率得以提高。
所述的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是安装于密集烤房左右两侧的烤房排湿口处,并与风机房左右两侧直接相连,对排湿余热直接回收利用且减少余热回收与利用的过程损失。
换热芯(1)采用铝箔片分层制作而成,层与层间距4mm-5mm,冷、热气流正交流动且互相不混合,在流动过程中以铝箔片做为传热媒体完成热交换,具有热交换面积大,热能利用率高的特性。
所述的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设有能够自动调节开度的进风门(5),能按烘烤工艺要求对进风量自动调节,从而自动控制了排湿量。
所述的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在回收箱(2)的底部设有排水管(3),使得在蒸汽在本装置做内循环时,放热后的冷凝水能够自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七五零高新技术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O试验场,未经昆明七五零高新技术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O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8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指挥车带KVM装置的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锅体翻转联动装置及一种加热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