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毂旋转振动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6922.8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2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斌;张克华;杨露;袁李涛;蔡高威;郑光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027 | 分类号: | B24B31/027;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旋转 振动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产品光整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汽车轮毂旋转振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轮毂正在向轻量化、宽轮辋、高强度、更加美观等目标方向发展。因此轮毂在出厂前必须进行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满足美观耐用的要求。随着政府对节能、环保和安全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对节能环保的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的需求将大量增加。目前汽车轮毂复杂曲面除毛刺与光整加工方法有:手工抛光、砂轮抛光、电化学抛光、超声波辅助抛光、磁力抛光以及磨粒流抛光等方法。但常规的曲面去毛刺与抛光加工方式由于受工件形状与加工效率的限制,难以适应于异型曲面的除毛刺与光整加工,也不能满足精度和效率的要求。例如我国汽车铝合金铝轮毂在除毛刺和抛光工艺上主要是采用人工手持电、气动模具手工进行除毛刺、抛光加工。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工艺性能不稳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加工效率非常低,而且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一个熟练工人平均一天只能抛光4~5个轮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汽车轮毂抛光加工技术,提出开发出一种基于旋流滚磨抛光,结合激振技术,通过控制磨料块的上下往复振动,以及待加工轮毂的行星式旋转运动,实现磨料块与轮毂表面的相对挤压摩擦,达到轮毂的精密 高效清洁抛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汽车轮毂旋转振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升降台、旋转齿轮箱、磨料桶、激振台,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设有相应的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旋转齿轮箱连接;还包括置于地面的激振台,所述激振台上水平安置有磨料桶。
所述的旋转齿轮箱包括固定于升降台的轴端端盘,定齿轮,行星齿轮以及与输入轴固定连接的下箱体。工作时输入轴带动下箱体旋转,同时通过定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啮合实现输出轴的行星式旋转。相对于内齿行星齿轮箱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所述的激振台上水平安置有磨料桶,与旋转齿轮箱配合使用。由此实现待加工汽车轮毂表面与磨料块间形成相对多维摩擦,达到汽车轮毂的精密高效清洁抛光目的。
所述的导轨和滑块的数量为两对,且沿机架侧壁竖直对称安装。通过控制滑块沿导轨的上下运动,实现升降台的平稳升降效果,便于工件的装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轮毂表面与磨料块间能形成相对多维摩擦,实现汽车轮毂的精密高效清洁抛光,有助于提升轮毂曲面的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的磨料均为市面上常见的棕刚玉磨料、含碳化硅微粉的树脂磨料等,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轮毂旋转振动抛光装置的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图中1.机架,2.导轨,3.滑块,4.升降台,5.减速电机,6.旋转齿轮箱,7.磨料桶,8.激振台。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轮毂旋转振动抛光装置的旋转齿轮箱结构示意图。
本图中9.轴端端盘,10.输入轴,11.轴端端盖,12.上箱体,13.行星齿轮,14.输出轴,15.输出轴端盖,16.定齿轮,17.下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轮毂旋转振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1、升降台4、旋转齿轮箱6、磨料桶7、激振台8,机架1上设有导轨2,所述导轨2设有相应的滑块3,且所述的导轨2和滑块3的数量为两对,沿机架1侧壁竖直对称安装。所述滑块3安装于升降台4,所述升降台4设有减速电机5,所述减速电机5通过联轴器与旋转齿轮箱6连接。所述旋转齿轮箱6包括固定于升降台4的轴端端盘9,定齿轮16,行星齿轮13以及与输入轴10固定连接的下箱体17。激振台8安置于地面,磨料桶7水平安置于激振台8上方。
工作时,安装于输出轴14的夹具夹取待加工汽车轮毂,滑块3沿导轨2向下移动,带动升降台4下降,使汽车轮毂浸入磨料。减速电机5通过联轴器使输入轴10转动,输入轴10带动旋转齿轮箱6转动,实现输出轴14绕输入轴10的公转,通过定齿轮16和行星齿轮13的啮合实现输出轴14的自转,以此实现待加工轮毂的行星式旋转。同时激振台8工作,磨料桶7上下振动。从而使汽车轮毂表面与磨料间的形成相对多维摩擦,实现汽车轮毂的精密高效清洁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6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