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梯形扩散结构的背光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6348.6 | 申请日: | 201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9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永;华海;姚先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苏杭鑫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8;G02F1/1335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梯形 扩散 结构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的背光源领域,特别是涉及背光源中的扩散胶带。
背景技术
现行的中小尺寸背光模组多为导光板侧面入光,并且对背光模组要求厚度超薄,高辉度,市场上应用较多的侧发光的LED(发光二级管),其厚度规格国内外形成有一致的标准,在新产品开发时会根据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去LCD的厚度和背光膜材的厚度,这样来得到导光板的厚度,由于LED(发光二级管)的厚度规格和导光板厚度尺寸的匹配要求,为了获得LED厚度大于导光板的厚度匹配,现行的中小尺寸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入光侧结构多采用楔型结构,这样的楔形结构使FPC不能完全粘帖到导光板上而处于悬空状态,即使通过外力压粘在导光板上,时间一长FPC会反弹翘开,从而导致最终出现LED入光侧亮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梯形扩散结构的背光源,其可消除因为FPC反弹翘开而导致的LED入光侧亮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梯形扩散结构的背光源,包括一胶框、一导光板、一FPC、多个LED以及一扩散胶带,所述导光板设置于胶框内,所述FPC一端设置于导光板一侧下方,所述多个LED排布在FPC上,且多个LED均位于导光板侧边,所述扩散胶带设置于导光板上,对应LED 的排布以及数量,所述扩散胶带包括一本体以及自本体朝向LED方向的一端往外间隔延伸设置的多个梯形扩散结构,所述扩散胶带的梯形扩散结构一部分位于FPC上方。
所述梯形扩散结构包括上下两边以及两斜边,朝向LED的一边为上边,为短边,相对的,下边为长边。
所述梯形扩散结构的长边长度比短边长1.4MM以上。
所述扩散胶带的上边的长度尺寸大于LED规格长的尺寸。
所述梯形扩散结构的上边与FPC置于导光板下方的一端的端面的水平距离大于0.3MM,所述扩散胶带的本体朝向LED一端的端面与FPC置于导光板下方的一端的端面的水平距离为0.3MM。
所述梯形扩散结构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扩散胶带在朝向LED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梯形扩散结构,且梯形扩散结构一部分位于FPC上方,从而可消除因为FPC反弹翘开而导致的入光侧亮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具有梯形扩散结构的背光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梯形扩散结构的背光源包括一胶框1、一导光板2、一FPC3(柔性电路板)、多个LED4(发光二极管)以及一扩散胶带5,所述导光板2设置于胶框1内,所述FPC3一端设置于导光板2一侧下方,所述多个LED4排布在FPC3上,且多个LED4均位于导光板2侧边,所述扩散胶带5设置于导光板2上。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LED4 的排布以及数量,所述扩散胶带5包括一本体51以及自本体51朝向LED4方向的一端往外间隔延伸设置的多个梯形扩散结构52。所述梯形扩散结构52包括上下两边521、522以及两斜边523,朝向LED4的一边为上边521,为短边,相对的,下边522为长边,且长边的长度比短边长1.4MM以上。较佳的,所述梯形扩散结构52为等腰梯形。
所述扩散胶带5的梯形扩散结构52一部分位于FPC3上方,较佳地,所述梯形扩散结构52的上边521与FPC3置于导光板2下方的一端的端面31的水平距离大于0.3MM,所述扩散胶带5的本体51朝向LED4一端的端面511与FPC3置于导光板2下方的一端的端面31的水平距离为0.3MM。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扩散胶带5的上边521的长度尺寸大于LED4规格长的尺寸。
综上所述,因为扩散胶带5在朝向LED4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梯形扩散结构52,且梯形扩散结构52一部分位于FPC3上方,从而可消除因为FPC3反弹翘开而导致的入光侧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苏杭鑫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苏杭鑫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6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设备
- 下一篇:自带导热模块式LED水下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