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体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5988.5 | 申请日: | 201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曲保伦;耿学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卓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7/06 | 分类号: | B02C7/06;B02C7/11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 地址: | 256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体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沥青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胶体磨。
背景技术
目前,改性沥青加工一般采用胶体磨。胶体磨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静盘和安装于电动机出轴上的动盘,电动机带动动盘转动,转动的动盘与静盘配合对进入动盘与静盘之间的介质进行剪切和研磨,经剪切和研磨后的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由机体上的出料口排出。
而现有的胶体磨中,为了达到精细研磨的目的,一般采用间隙调节机构来调节动盘与静盘之间的间隙,这种结构形式使整机结构变得复杂,既增大了功率损耗,而且工作效率和研磨精度也不高,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研磨精度高的胶体磨。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胶体磨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静盘及壳体内与电动机出轴固定连接的动盘,所述静盘的盘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圈静磨齿和若干个与静磨齿相交的径向料槽Ⅰ;所述动盘的盘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圈动磨齿和若干个与动磨齿相交的径向料槽Ⅱ。
上述动盘上沿径向设置有多个径向料槽Ⅱ,最内侧的径向料槽Ⅱ的中心线与其进口端所在的圆呈切线角α、其余径向料槽Ⅱ在圆周方向上沿直径方向呈放射状排列。胶体磨进料口进入的料先进入动盘,且先由动盘中最内侧的径向料槽Ⅱ慢慢扩散开,所以最内侧径向料槽Ⅱ的这种倾斜设置方式利于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扩散,以满足胶体磨的需用量供给,提高了作业效率。物料由最内侧的径向料槽Ⅱ均匀进入外围的径向料槽Ⅱ。
为了达到更快速、均匀进料的目的,使上述切线角α的取值范围为30°≤α≤60°,优选切线角α=45°。
除最内侧的径向料槽Ⅱ外,其余沿径向相邻的径向料槽Ⅱ在圆周方向为间隔设置,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料在静盘与动盘之间的扩散速度、并延长了物料在其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物料的剪切、研磨精度。
上述静盘上沿径向至少设置有两个径向料槽Ⅰ,以延长物料在静盘与动盘之间的停留时间,使其被更好的研磨;径向料槽Ⅰ在圆周方向上沿直径呈放射状排列,以使物料在静盘与动盘之间可以均匀的流动扩散,以达到更好的均化效果。
上述静盘盘面最外侧的径向料槽Ⅰ的最外端位于最外圈静磨齿以内,以防止进入静盘与动盘之间的物料还未被研磨即被排出。
上述静盘上除最内侧的径向料槽Ⅰ外,其余沿径向相邻的径向料槽Ⅰ在圆周方向上为间隔设置,以降低物料在静盘与动盘之间的扩散速度、延长物料在其中的停留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物料的剪切、研磨精度。
上述静盘上最内侧径向料槽Ⅰ的个数多于沿径向与之相邻的径向料槽Ⅰ的个数;动盘上最内侧径向料槽Ⅱ的个数多于沿径向与之相邻的径向料槽Ⅱ的个数。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是为了增加进入静盘与动盘之间的物料,以满足胶体磨正常作业所需物料的正常供给。
为了增大动盘与静盘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上述静磨齿和动磨齿的横断面为梯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胶体磨中,所述静盘的盘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圈静磨齿和若干个与静磨齿相交的径向料槽Ⅰ,动盘的盘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圈动磨齿和若干个与动磨齿相交的径向料槽Ⅱ。研磨过程中,改性沥青中较大的橡胶颗粒首先进入位于内侧的动磨齿与静磨齿之间,受到强大的剪切力的作用,被剪切成小颗粒,随着动盘的转动,小颗粒沿各个径向料槽Ⅰ和径向料槽Ⅱ逐渐向外扩散,逐级受到剪切和研磨,最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排出胶体磨。这种结构形式使物料在动盘与静盘之间经过多级剪切和研磨,其研磨和均化效果好,研磨精度高。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出料口,2为机械密封,3为电动机出轴,4为电动机,5为O型密封圈,6为壳体,7为取样球阀,8为机封壳体,9为静盘,10为动盘,11为O型密封圈,12为静磨齿,13为径向料槽Ⅰ,14为径向料槽Ⅱ,15为动磨齿,16为切线角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卓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卓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磨环以及由其制备的悬辊磨
- 下一篇:多功能离心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