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化污泥捕捉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5926.4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钱盘生;蒋鸿明;周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4/4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捕捉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泥干化焚烧、捕捉破碎大颗粒干化污泥的设备。该设备能使进入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炉的干化污泥颗粒粒径满足焚烧炉对进泥泥径的要求。
背景技术
2003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年排放干污泥大约30×104t,还以每年大约10%的速度在增长。采用焚烧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法,它能利用污泥热值进行焚烧(视污泥含水率及污泥的干基低位热值而论,分为三种焚烧方式:添加辅助燃料焚烧、自平衡焚烧、多余热量输出焚烧)。为了可靠焚烧,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炉对入炉干化污泥粒径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dmax≤8mm,d50=0.8~1.2mm,d75≤9%。太细,还来不及完全燃烧,就会被烟气带出旋风分离器,使飞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太粗,无法参与循环,易结焦,对底渣处理系统带来很大问题。干化机排出的干化污泥,其粒径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8mm;一部分≤1.2mm;另一部分<8mm,>1.2mm。
一般干化污泥破碎机只具有破碎功能,它不但破碎大颗粒干化污泥,还可能破碎小颗粒干化污泥,造成干化污泥过细比例增加,不利于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炉正常焚烧。由此还可能引起飞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而破坏热平衡,致使本来可以自平衡焚烧的干化污泥需要添加辅助燃料才能焚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个既能对大颗粒干化污泥进行捕捉破碎,又不对符合进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炉粒径的干化污泥进行破碎,避免造成干化污泥过细污泥比例增加的干化污泥捕捉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化污泥捕捉破碎机,其特征是在带进、出口的捕捉破碎工作腔内安装有上下两层轧辊,其中上层轧辊沿轧辊的轴向在其圆周方向开有等距离的条形错位轧槽,位于上层轧辊下方的下层轧辊的外壁上径向开有等距离的环形错位轧槽。
所述上层轧辊和下层轧辊的同向端部分别设有两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它们由同一主动齿轮驱动。
所述条形错位轧槽断面为外大内小的正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能捕捉破碎大颗粒干化污泥,而不对小颗粒干化污泥进行破碎。经捕捉破碎后的干化污泥粒径符合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炉入炉粒径要求,使焚烧炉焚烧正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层轧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层轧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层轧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层轧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带进、出口的捕捉破碎工作腔内安装有上下两层轧辊,它们采用一定硬度、耐磨度的材料制成。其中上层轧辊1沿轧辊的轴向在其圆周方向开有等距离的条形错位轧槽2,二轧辊外周间隙为d50最大尺寸;槽外宽为dmax尺寸,槽底宽<dmax尺寸,使槽成为外大内小的正梯形断面,槽高为dmax尺寸减去d50最大尺寸。干化污泥经过上层轧辊1,大颗粒干化污泥被捕捉并被切割成水平条状,小颗粒干化污泥经过间隙及槽流出。
位于上层轧辊下方的下层轧辊3的外壁上径向开有等距离的环形错位轧槽4,下层轧辊3二轧辊外周间隙为d50最大尺寸;槽外宽为dmax尺寸,槽底宽<dmax尺寸,使槽成为外大内小的正梯形断面,槽高为dmax尺寸减去d50最大尺寸。经上层轧辊1轧出的水平条状干化污泥经过下层轧辊3,被切割成颗粒状。小颗粒干化污泥继续经过间隙及槽流出。
如图5所示,上层轧辊1和下层轧辊3的同向端部分别设有两组相啮合的传动齿轮5、6,它们由同一主动齿轮7驱动。传动齿轮5、6和主动齿轮7可以安装在齿轮腔中,主动齿轮7通过轴及定位键与电机输出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根据污泥干化焚烧量可设计系列干化污泥捕捉破机,将制作好的捕捉破碎机安装在污泥干化机的排出口至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炉给料机进口管路中,给上捕捉破碎机电机电源,只要干化机排出干化污泥,捕捉破碎机就可捕捉破碎干化污泥,使入炉干化污泥符合粒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