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椭圆度测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5738.1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G01B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中国香港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椭圆 测量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测量管状物体横截面椭圆度的椭圆度测量工具,以及具体但非排他性的,管状物体是用于供应气体的管。
背景技术
管或导管是通常用于输送流体(诸如气体燃料或饮用水)的管筒或管状物体。管可由各种材料制成,且塑料管由于其重量轻、耐化学性、无腐蚀性以及容易形成连接而被广泛使用。
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圆形横截面,但是难于制备或保持完美的圆度。这就导致难于进行管和相关配件的接合或连接,随着管的直径和椭圆度增加会产生问题。
椭圆度是偏离于完美圆度的测量值或程度。对于第一种近似,假定不完美的圆形横截面为卵形或椭圆形。从量上而言,可利用公式[2(a-b)]/[a+b]来计算椭圆度,其中a是长轴的长度以及b是短轴的长度。
作为可选方案,椭圆度可取为管相同横截面中的最大和最小外径之间的差异。对于管的相对均匀的壁厚而言,我们将椭圆度估算为最大的内径减去最小的内径。
通常利用粗陋的方式来测量相对厚的管(例如具有在200mm至500mm范围内的直径)的参数a和b、或最大和最小直径,即利用卷尺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个人判断来获得最大和最小直径。相当精确但不昂贵的工具只是还没有得到。
本实用新型试图通过提供用于测量管状物体椭圆度的新颖或另外改进的椭圆度测量工具来消除或至少减轻这种问题或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测量管状物体横截面椭圆度的一种椭圆度 测量工具,其包括主轴线和沿着主轴线的一对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工具沿着主轴线在其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可直线地延长和缩短。在工具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的每一端部处的在相对于主轴线基本对称的位置处包括一对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在工具的操作过程中,所述一对左侧部件和右侧部件用于抵靠沿着所述管状物体的横截面的所述管状物体的内壁。所述工具还可在其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成角度移动到超过中心位置的主轴线的左侧和右侧,在中心位置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沿着主轴线对准。存在用于在操作过程中指示工具中心位置的指示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具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可直线地移动以便沿着主轴线延长和缩短工具,第二构件可成角度移动以便将工具枢转到主轴线的左侧和右侧,以及其中在中心位置中,第二构件与主轴线对准。
更优选的,第一和第二构件分别设置在工具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处。
优选的,工具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构件连接到其的第三构件。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三构件具有分别相应于工具第一和第二端部的一对相对端部。
优选的,第一构件滑动连接到第三构件,以及第二构件枢转连接到第三构件。
进一步优选的,通过第一和第三构件之一的至少一个导轨延伸通过第一和第三构件另一个的至少一个孔而使得第一构件滑动连接到第三构件。
优选的,第二构件通过铰链连接而枢转连接到第三构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构件包括位于工具第一端部处的左侧和右侧部件,以及第二构件包括位于工具第二端部处的左侧和右侧部件。
有利的,工具包括弹性偏置第一构件以便使得工具沿着主轴线延长的弹簧装置。
有利的,工具包括位于导轨上且弹性偏置第一构件以便使得工具沿着主轴线延长的螺旋弹簧。
为便于使用,工具包括在第一构件处或邻近第一构件的相应于在其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工具长度的标示。
为便于使用,工具包括在第三构件上的邻近第一构件的标度,以便指 示在其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工具长度。
优选的,指示装置包括在第二构件处或邻近第二构件的用于指示中心位置的标示。
优选的,指示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构件处的两个部件,两个部件对准以便指示中心位置。
优选的,第一和第三构件包括相应的抓握部,抓握部用于在操作过程中抓握工具同时使得工具沿着主轴线延长。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和第三构件包括位于主轴线的每一左侧和右侧上的一对相应抓握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左侧和右侧部件包括至少一个辊轴。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仅通过实例的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测量椭圆度的椭圆度测量工具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A是类似于图1的正视图,其示出工具的某些内部细节;
图2是图1所示工具的右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未经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