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体式焊接固定的一次性采血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5553.0 | 申请日: | 201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4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储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健裕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焊接 固定 一次性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件,尤其涉及一次性采血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采血针产品的品种很多,例如中国专利CN1011190129B、CN1961828B就是其中的两种,这些一次性采血针结构复杂,生产工艺性差,装配主要依靠手工进行。在这些产品中都包括带有滑道的下壳体和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必须分别压铸和修剪,然后还要进行涂胶、对准合并粘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没有关联性,也没有合盖的定位结构,两者之间还要通过胶粘接方式固定成一体,在传统装配生产工艺中,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压铸、对准、涂胶和粘合固定完全依靠手工,不仅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对合准确度不高,且涂胶后必须经过5分钟左右时间干燥凝固后才能压合粘接,若胶水涂覆不均,涂胶过多或少都会影响粘接强度,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申请人通过用户回访和试验,发现这类采血针的结构不合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缺乏便于装配的定位结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在合并粘接时很易产生放错方向或错位现象,同时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采用胶水来进行粘合,不仅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而且装配质品难保证。涂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及工时,涂胶完毕之后,还需要较长时间等待胶水的凝固,通常一名工人手工装配数量只2000只,劳动力成本太高,生产效率太低。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牢固性上来说,胶水凝固后的牢固度不够稳定,强度也不高,用力掰能够掰开,且胶水中的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老化,其粘结强度也会相应降低,不能达到5年的保质期限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工人日工资已达到60~100元,延用现有采血针结构和装配工艺已到亏损生产的地步,迫切需要对现有采血针进行结构设计,以便实现机械化连续装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体式焊接固定的一次性采血针,它结构简单,便于机械化装配,改变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传统涂胶粘合固定连接结构,既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又能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保证了产品的5年保质期要求。
一种连体式焊接固定的一次性采血针,其特征是: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连接带,下壳体和上壳体通过连接带连为一体,连接带设置在下壳体与上壳体上设有出针孔端的对面端,上壳体翻转盖于下壳体的上端,两者的结合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沿下壳体或上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连接带的数量为1以上,连接带的宽度为1毫米到下壳体的宽度。
进一步,上壳体与下壳体在结合面通过超声同材质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结合面之间设有定位销和定位销孔的配合定位结构。
更进一步,定位销设置在下壳体的结合面上,定位销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定位销孔设置于上壳体的结合面上,其数量和所处位置与下壳体上的定位销相配套。
更进一步,定位销设置在上壳体的结合面上,定位销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定位销孔设置于下壳体的结合面上,其数量和所处位置与上壳体上的定位销相配套。
进一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结合面之间设有焊接熔化凸体,焊接熔化凸体的材质与上壳体、下壳体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所述焊接熔化凸体设置在下壳体的结合面上或者上壳体的结合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健裕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健裕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循环冷却系统装置
- 下一篇:液力缓速器用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