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4555.8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3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475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尤其涉及一种立方体多插孔的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室内用电设备愈来愈多,用电插座的数量也愈来愈多,传统地,一种用电设备用一个固定插座的供电方式势必将造成室内壁面或墙角的固定插座数量增多,而且多种用电设备的电源线缠绕纠结也影响正常使用,所以有了带电源延长线的组合式插座;同时,因为用电设备的电源插销有两脚扁插、三脚扁插及两脚圆插等几种国家标准插销形式,单一插孔的组合式插座给用户带来不便,而且,即使带多种插孔但插孔分开排布的组合式插座,也使得组合式插座的体积增大。
同时,目前很多组合插座内的各个元件相互之间主要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在焊接点容易造成虚焊或假焊,影响导电性,当通过插座导体的电流较大时,上述接触点极易在电流作用下产生高热量,造成焊锡融化,使得焊接点松脱及熔化的焊锡流动至不同极性的导电体上,发生断路或短路等问题,引发危险,危害到用户人身安全或用电设备安全。
在焊锡过程时,放出的有害气体将影响作业者的身体健康并污染环境,产生的焊渣容易遗漏在插座内,带来安全隐患。另外,焊接时的高热量通过焊接点处的导电体传导到与其接触的塑胶绝缘体上,并可能使其熔化,不仅使塑胶件变形影响到与其它元件配合的紧密性,而且,熔化的塑胶将产生有毒气体,部分有毒气体可能会固化到附件的带电元件表面,将影响带电元件间导电接触点的导电效率,带来导电不良隐患。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功能广泛、体积小、性能稳定安全的插座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更换维护方便、无焊接点的电源插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插座,包括插座本体、通过电源线与插座本体电连接的插头,该插头插接于外接电源,所述插座本体包括一正六面体形空腔壳体,壳体四周的各面以及顶面并联设置有插孔模块,其底面通过电源线与插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四周各面及顶面设置有用于定位插孔模块的定位孔,壳体底面设置有供电源线穿过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由上而下相扣合的上盖、方管状内架、下盖,并通过螺钉相紧固,所述下盖内侧设置有带锯齿的压线夹,该压线夹通过螺钉将电源线压固在下盖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模块包括由螺丝连接的插孔上盖、插孔下盖,所述插孔上盖和插孔下盖之间卡设有零线铜片、火线铜片及地线铜片。
进一步地,所述零线铜片、火线铜片及地线铜片上分别设置有零线夹片,火线夹片、地线夹片,组合成即可用于两脚扁插销或两脚圆插销又可用于三脚扁插销的多功能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上盖的圆形端面上设置有插孔,该插孔分别与所述地线夹片,零线夹片、火线夹片相对应,插孔下盖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零线铜片(27)、火线铜片及地线铜片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零线铜片、火线铜片及地线铜片上还分别设置有零线舌片、火线舌片、地线舌片。
进一步地,所述火线铜片与火线夹片及火线舌片、所述零线铜片与零线夹片及零线舌片、所述地线铜片与地线夹片及地线舌片均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各个插孔模块的零线舌片、火线舌片、地线舌片之间分别插接有跳线。
进一步地,所述跳线一端及电源线连接插孔模块的零线舌片、火线舌片、地线舌片的一端均铆接有带端子端子舌片及插槽的复合插口端子,跳线另一端铆接有带插槽的插口端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计正六面体的插座外壳,合理布局插座模块,美观时尚,占地小,同时,跳线与端子之间均为铆接固定,且跳线均采用插接方式,无需使用焊接,因此,不存在使用焊接方式带来的问题或隐患,使用既安全又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6是插座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7是跳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插座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4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