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加强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3927.5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尚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08 | 分类号: | F16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避震加强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涉及到减震、避震的缓冲作用,比如脚踏车、洗涤机、电动滑板车、弹簧避震鞋、汽车坐垫等等,但在减震、避震装置以及弹簧装置的应用上的形式已是层出不穷,然而能有效地减震、避震,且成本低廉的避震装置却极为稀少,没有能够广泛的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出现成本低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能够大量投入生产使用的弹簧避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避震加强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震加强环,所述避震加强环是一个一侧开口的、中空的、圆柱体型的独体结构,所述避震加强环上设有一组对应的弹簧卡槽、若干孔道、一个缺口。
所述弹簧卡槽位于避震加强环上对应的底面和顶面,且弹簧卡槽的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孔道处于避震加强环侧面的中间部段。
所述孔道有一个或多个。
所述孔道是相对应组对排列分布或者不规则排列分布。
所述缺口的体积为避震加强环总体积的5%~25%。
所述避震加强环是用软质塑料为制备材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设置弹簧卡槽来实现把若干个避震加强环环接起来,通过设置若干孔道来改变或加大避震加强环形变空间,起到了良好的减震、避震作用,适用于各种弹性扣件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避震加强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避震加强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避震加强环的实际应用过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一种避震加强环,所述避震加强环1是一个一侧开口的、中空的、圆柱体型的独体结构,所述避震加强环1上设有一组对应的弹簧卡槽3、若干孔道2、一个缺口4。
所述弹簧卡槽3位于避震加强环上对应的底面和顶面,且弹簧卡槽3的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孔道2处于避震加强环侧面的中间部段。
所述孔道2有一个或多个。
所述孔道2是相对应组对排列分布或者不规则排列分布。
所述缺口4的体积为避震加强环总体积的5%~25%。
所述避震加强环1是用软质塑料为制备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避震加强环1和弹簧装置结合起来,即弹簧的螺旋状簧丝卡入避震加强环1的弹簧卡槽3。把弹簧装置竖直放置并取一小段簧丝作为避震加强环1的依附点,把避震加强环1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方向安装到弹簧装置上,下面以从下到上的方向安装为例做一下相应的阐述:先把簧丝沿着如图3中A箭头方向进入避震加强环1底面的弹簧卡槽3,直到簧丝和避震加强环1底面的弹簧卡槽3的完全结合,再把簧丝沿着如图3中B箭头方向进入避震加强环1顶面的弹簧卡槽3,直到簧丝和避震加强环1顶面的弹簧卡槽3的完全结合,最终沿着如图3中C箭头方向从避震加强环1顶面的弹簧卡槽3出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尚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尚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3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