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吉他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3685.X | 申请日: | 201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阮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柏人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G5/00 | 分类号: | G10G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吉他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放置吉他的支架。
背景技术
吉他支架是用作吉他乐器的摆放装置。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202067530U)提到的一种吉他支架,该支架包括三个脚管、连接套和竖管,所述的连接套套设在所述的竖管上,所述的三个脚管轴接在所述的连接套上,所述的竖管的下端与所述的脚管之间轴接有连杆,所述的脚管上设置有搁脚装置,所述的搁脚装置包括套管、轴接座和搁架,所述的套管固定在脚管外,所述的轴接座固定在所述的套管上,所述的搁架轴接在所述的轴接座上。该支架虽然能折叠搁架,方便包装运输,还是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重量也比较重,搬运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巧便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可以快速收缩的吉他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吉他支架,包括架体和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由两根前脚管和一根后脚管组成,所述的前脚管铰接连接在固定座上并可在固定座上左右摆动,所述的后脚管铰接连接在固定座上并可在固定座上前后摆动。
在上述的吉他支架中,所述的固定座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活动腔且所述的两前脚管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活动腔内并与所述的固定座铰接连接。
在上述的吉他支架中,所述的活动腔开口处的宽度大于前脚管管径。活动腔开口处的宽度即为前脚管摆动的角度范围。
在上述的吉他支架中,所述的固定座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后脚管穿过固定槽并与固定座通过铰接连接。通过固定槽可以限制后脚管的前后摆动范围,当后脚管贴紧在固定槽内时,支架呈打开状态。
在上述的吉他支架中,所述的后脚管前段端部固连有横向设置的固定件。这样可以增加吉他与后脚管前段端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吉他支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吉他支架中,所述的前脚管和固定件上均套设有采用EVA材质制成的套管。由于架体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而吉他大部分为木质材质制成,两者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会对吉他接触表面造成磨损,影响吉他外观美观,而通过套管可以减少吉他与支架间的摩擦,保护吉他外观。
在上述的吉他支架中,所述的固定槽两侧壁上具有对称设置的凸起,所述的凸起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后脚管管径。这样当支架打开时,后脚管能被卡固在两凸起之间,从而使得后脚管能固定在固定座上而不会出现由于松动造成支架倒掉的情况,起固定作用。
在上述的吉他支架中,所述的前脚管末段端部和后脚管末段端部均安装有脚套。由于前脚管和后脚管均为钢管切割而成,其端面较为锋利,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将人划伤,同时在打开状态下时端面与地面直接接触时,特别是放置在地板上时,会对地板划出痕迹,因此通过脚套可以使支架与地面不会直接接触,既保证了在搬运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还可以使底板不会出现划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将前脚管和后脚管连接在一起,前脚管及后脚管固定连接形成具有三点支撑的支架,同时通过固定座上的活动腔和固定槽用于固定和控制前脚管及后脚管的摆动角度,可以快速收缩,并在吉他接触部位覆盖EVA套管,减少吉他与支架间的摩擦,可靠性高、经久耐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后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前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脚管2、后脚管3、固定座31、固定槽32、活动腔33、凸起4、固定件5、脚套6、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吉他支架,包括架体和固定座3,其中架体由两根前脚管1和一根后脚管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柏人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柏人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36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