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水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3347.6 | 申请日: | 201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铭;吴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三科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J3/08 | 分类号: | F25J3/08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30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是制氧机的部件,尤其涉及制氧机的冷却系统及气水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变压吸附(PSA)技术飞速发展,变压吸附制氧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变压吸附(PSA)空气分离制氧技术,它是基于吸引剂对空气中氧、氮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实现氧、氮的分离。当空气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床层时,氮气吸附能力较强被吸附,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目前吸附制氧的吸附剂采用钠、锂分子筛,此类分子筛都有很强吸水能力,而潮湿后分子筛的吸附氮气的能力下降,而且寿命减少,从而影响了产品氧气的浓度与制氧机的使用寿命,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的制氧机的气水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设“T” 型气水分离器4的上端与制氧机的气体出口电磁阀相连,另一端通过小气管3与积水装置6相连,下端与连接压缩机出气口的散热器2相连。
工作原理:
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产生高温,同时空气中的气态水分温度也升高,高温空气出来后经过散热器,利用气冷风扇急速风冷,瞬间降温,把气态水分凝结成液态水分,液态的水分都沿着大气管的内壁流动,根据水气特性,通过“T” 型气水分离器把空气中的水份分离,空气从“T” 型气水分离器上端上升,,水份从下端经小气管流入积水装置,从而达到分子筛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采用水的物理性质与“T” 型的气水分离器结合,在未改变空气的质量下,减低了空气的湿度,提高了制氧效果和制氧寿命,并且循环使用,提高了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制氧机的制作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水分离装置示意图。
图2为“T”型气水分离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气冷风扇,2——散热器,3——大气管,4——“T” 型气水分离器,5——小气管,6——积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气冷风扇1、有若干散热片的散热器2、大气管3、“T” 型气水分离器4、小气管5、积水装置6组成。其中散热器2一端与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大气管3与“T” 型气水分离器4相连,“T型”气水分离器4的上端与制氧机的电磁阀相连(为气体出口),另一端通过小气管3与积水装置6相连(为水分出口)。最终形成气水分流。
如图2所示,“T” 型气水分离器5的下端为空气与水份的进口,空气与水分进到里面空间后,分别从“T” 形的两端流出,形成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三科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市三科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3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