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盖的气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3024.7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景彦;洪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60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缸盖的气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近些年来燃油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尤其近两年随着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的兴起,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研究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第三阶段法规的即将实施,发动机燃油消耗已经成为一项法规严格指标。发动机中核心部件之一缸盖的气道,该气道结构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对于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而言,气道的性能要求首要是滚流强度,滚流强度的强弱决定了经过气道的气流组织性能,直接影响气流与燃油混合好坏,决定了油气燃烧效率,所以是发动机油耗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是现有技术的缸盖的气道结构中,气道的曲线都是直线或切向形式,使得滚流强度较弱,滚流比较低,经过气道后的气流与燃油混合较差,进而使得油气燃烧效率较低,燃油消耗较大,发动机经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滚流强度较好,滚流比较高,可使得气流与燃油混合较好并能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缸盖的气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缸盖的气道结构,它包括二个形状相同的气道本体,所述的二个气道本体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的气道本体包括入口、通道和出口,所述的入口与出口通过通道连通,且通道与出口的过渡处为喉口,所述的喉口包括喉口加工面,所述的通道与出口的连接处有通道上平面和通道下平面,所述的通道下平面与入口之间为曲面过渡,所述的曲面由内凹弧面和外凸弧面组成,所述的内凹弧面位于靠近入口的位置,而外凸弧面则位于靠近通道下平面的位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气道的曲面由内凹弧面和外凸弧面组成,气流与燃油在经过气道时翻滚的更剧烈,则使得滚流强度增强,滚流比增大,经过气道后的气流与燃油混合较好,进而使得油气燃烧效率增加,燃油消耗随之降低,最终使发动机经济性较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滚流强度较好,滚流比较高,可使得气流与燃油混合较好并能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特点。
所述的内凹弧面所对应圆的半径为32.84mm;所述的外凸弧面所对应圆的半径为10.35mm。
作为改进,所述的喉口加工面与通道下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72°;所述的通道上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γ为59.8°;所述的入口的中心到出口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a为69.51mm;则使得通道与出口存在一定的倾斜,在保证出口处密封的同时,又使得滚流强度进一步增大,使得经过后的气流与燃油混合较好,从而保证油气燃烧效率较高,降低燃油的消耗,使发动机的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喉口的直径为20.69mm,使得喉口与出口形成一定锥度,以保证出口的密封性,防止出口密封性较差而影响气缸内油气的燃烧效率,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定性较好。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个气道本体内侧面之间的夹角α为16.7°;所述的二个气道本体内侧面为圆弧过渡,且圆弧过渡与二个气道本体内侧面连接处之间的距离b为9.37mm;则使得通道的扭曲度更好,而通过通道后的油气的滚流强度更高,滚流比进一步高,可使得气流与燃油混合更好,并使发动机经济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缸盖的气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如图所示:1、气道本体,2、入口,3、通道,4、出口,5、喉口,6、喉口加工面,7、通道上平面,8、通道下平面,9、曲面,9.1、内凹弧面,9.2、外凸弧面,10、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缸盖的气道结构,它包括二个形状相同的气道本体1,当然气道本体1设置在缸盖10内,所述的二个气道本体1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的气道本体1包括入口2、通道3和出口4,所述的入口2与出口4通过通道3连通,且通道3与出口4的过渡处为喉口5,所述的喉口5包括喉口加工面6,所述的通道3与出口4的连接处有通道上平面7和通道下平面8,所述的通道下平面8与入口2之间为曲面9过渡,也可理解为从截面上看通道下平面8与入口2之间为曲线过渡,所述的曲面9由内凹弧面9.1和外凸弧面9.2组成,所述的内凹弧面9.1位于靠近入口2的位置,而外凸弧面9.2则位于靠近通道下平面8的位置,也可理解为内凹弧面9.1的一端位于入口2处,内凹弧面9.1的另一端与外凸弧面9.2的一端连接,外凸弧面9.2的另一端位于通道下平面8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3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多路气电组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氧化铁颜料污水处理中的曝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