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撕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2849.7 | 申请日: | 201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8/10 | 分类号: | B32B3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撕膜装置,其提供一种可将工件上的胶膜去除,并收集被去除的胶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3C产品,特别是具有显示屏幕的3C产品,如智能型手机、显示器或平板计算机等,然而,前述的3C产品之所以受到使用者喜爱的原因,主要是该3C产品具有显示屏幕,故显示屏幕为3C产品的重点所在。
而显示屏幕的重点却在于其3C电子组件(如:面板),现今的3C电子组件于出厂时,3C电子组件的表面会贴附有一胶膜,借此保护3C电子组件不受到任何损伤。
当3C电子组件于进行加工时,工作人员会以人为方式将胶膜由3C电子组件表面去除,但以人为方式去除胶膜时,每位工作人员的技巧熟练度、出力力道或胶膜的黏附力,往往会使得胶膜的黏胶残留于3C电子组件,或者3C电子组件被工作人员所损伤,而且被去除的胶膜往往会四处散乱,进而造成另一问题,故如何有效去除3C电子组件表面的胶膜,并收集被去除的胶膜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撕膜装置, 其能够以机械方式去除工件表面的胶膜,并能收集被去除的胶膜。
为了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撕膜装置,其包含有:一个第一卷筒,其设有具有黏面且可黏附一个工件表面的胶膜的黏附带;一个第二卷筒,其设置于相邻于该第一卷筒,该第二卷筒耦接一个驱动单元,使第二卷筒与第一卷筒为同步且异向转动,而使第二卷筒能收集黏附有胶膜的黏附带;以及一个第三卷筒,其设置于相邻于该第二卷筒;其中,该第一卷筒通过黏附带绕过第三卷筒而黏附该工件表面的胶膜,该第二卷筒再收集黏附有胶膜的黏附带。
优选的,该第一卷筒为一个胶膜卷筒,该第二卷筒为一个集胶卷筒。
优选的,所述的撕膜装置,其进一步具有一个机台,该第一卷筒、该第二卷筒与该第三卷筒设于该机台。
优选的,该机台进一步具有一个夹爪单元。
优选的,该机台进一步具有一个真空旋转移载平台,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相邻于该夹爪单元。
优选的,该机台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定位单元与一个第二定位单元,该第一定位单元位于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的一端,该第二定位单元位于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的一侧。
优选的,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固定压板与一个第二固定压板,该第一固定压板与该第二固定压板分别位于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的相对两侧,该第二固定压板相对于该第二定位单元;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的底部进一步具有一个移动单元。
优选的,该第一定位单元具有一个第一定位汽缸、一个第一推杆、一个第一推片与至少一个第一簧片,该第一推杆耦接该第一定位汽缸,该第一推片耦接该第一推杆,该第一簧片耦接该第一推片,该第一簧片延伸至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中,该第二定位单元具有一个第二定位汽缸、一个第二推杆、一个第二推片与至少一个第二簧片,该第二推杆耦接该第二定位汽缸,该第二推片耦接该第二推杆,该第二簧片耦接该第二推片,该第二簧片延伸至该真空旋转移载平台中。
优选的,该黏附带为胶带或黏尘纸。
呈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的撕胶装置,其具有多个下述优点:
(1)第一卷筒设有黏附带,黏附带的黏面能够黏附位于工件表面的胶膜,借此实施机械式去除胶膜,并能达到有效地去除胶膜,而能确保工件表面不具有残胶。
(2)第二卷筒能够收集黏附有胶膜的黏附带,借此收集被去除的胶膜,并能确保被去除的胶膜不会四散。
(3)上述的第(1)及(2)点,其说明本实用新型有效地且迅速地去除位于工件表面的胶膜,而本实用新型以机械方式去除胶膜,借此可以保护工件不受人为不当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撕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撕膜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撕膜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于一机台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请配合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撕胶装置,其具有一第一卷筒10、一第二卷筒11、一第三卷筒12与一驱动单元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翔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2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面板、电脑板与机身分离的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全固态紫外激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