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水式井口用油沙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2658.0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程丞;周向晖;仲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欣和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翔 |
地址: | 11310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水 井口 用油沙 分离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沙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喷水式井口用油沙分离装置。
二、背景技术
井口用油沙分离装置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油管及出油管,下部设有排沙管。现有的井口油沙分离装置大都是靠自然沉降原理进行分离,由于沙在稠油中的沉降速度较慢,使得油沙分离效率较低,分离效果较差,分离后的油品质量也难以满足要求。并且油的黏度越大,分离就越困难,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该种装置往往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设备笨重,且连续操作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沙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方便的喷水式井口用油沙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油管、进水管及出油管,下部设有排沙管;其特点是:壳体内腔下部设有与进水管相通的喷水管,喷水管的下部均布有多个喷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流场中利用油沙密度差建立分离力场和分离区域,将原油中的沙粒洗入水层,并实现压力自动排沙。使用时,将井口含沙原油自进油管送入壳体内腔,同时将适当温度的水从进水管送入,并从喷水管上的喷水孔中喷出,含沙原油在壳体内腔流动过程中,由于油、水、沙的密度不同,再加上适当温度水的加热和稀释作用,沙穿过水层,逐渐沉积到壳体下部的排沙管内,并在壳体内压作用下排出壳体,实现了压力自动排沙过程。同时,油水混合物在壳体内压作用下,通过壳体上部的出油管排出,经油分离器进行脱水处理。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分离过程中采用适当温度的水对原油进行加热和稀释,使得原油的黏度明显降低,加速了沙在原油中的沉降速度,使油沙分离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分离效果十分显著,也极大的提高了油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高粘稠、高含沙量原油的油沙分离,同时还可在其它化学用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添补了此类分离装置的空白。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检修、维护十分方便,保证了整个油沙分离过程的连续性,可控性,安全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的壳体1,该壳体1的内腔采用常规的圆柱形结构,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承载能力,可承受内压力30MPa,完全可以在井口高压环境下使用。壳体1的上部设有进油管5、进水管2及出油管6。进油管5在壳体1内腔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竖向前、后折射板8、12,进油管5在壳体1内腔内的出口13朝向前折射板8,这样,进入的原油会在折射板的导流作用下快速沉降,加快沉降速度。在壳体1的上部还设有泄压管3和用于吊装的吊耳14。泄压管3可连接超压泄放装置,以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壳体1的下部设有排沙管7。在壳体1内腔下部设有与进水管2相通的横向喷水管11,喷水管11的下部均布有多个喷水孔10。喷水管11通过支架9支撑于壳体1内腔下壁上。喷水孔10在喷水管11下部为三排均匀布置,其直径和喷射角度可根据原油的特性确定。为了方便随时进入壳体1内进行检修或更换内部配件,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欣和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抚顺欣和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2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量桩孔直径的井径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水井井口单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