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型高位集中供铅浇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2079.6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1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胡帅;万玉华;叶荣卒;熊金磊;罗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B22D25/04;B22D1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张利 |
地址: | 404000 重庆市万州区五***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高位 集中 浇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称型高位集中供铅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蓄电池行业极板浇铸的发展,为提高效率适应环保与节能要求;而现有单机单锅浇铸机无论是效率、环保、能耗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采用高位集中供铅浇铸系统是我国蓄电池行业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原因,对称型高位集中供铅浇铸系统能实现合金铅块熔化、铅液定量供给、废料自动提升回收,生产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一台熔铅炉配备4台独立操作对称布置铸板主机,实现高位自流定量供铅,减少熔铅炉台数,节能同时集中废气排放。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对称型高位集中供铅浇铸系统,钢平台上的高位熔铅炉、铅锭输送机分别连接电控箱进行控制、通过高位供铅系统同时连接4台对称布置铸板主机;铸板主机连接废料回收提升机构,并通过废料回收提升机构连接高位熔铅炉。
为了更好的效果:熔铅炉内安装有电热管,熔铅炉内每个出铅口安装有输铅加热圈,同时与炉内安全阀阀杆连接。
高位供铅系统中安全阀杆通过定量汽缸与转臂连接固定,同时与回位拉簧连接,阀杯与转臂连接一体,顶头与阀体进行锥面密封,铅阀管壁采用了加热圈固定,外包保温罩及抽尘罩。
其优点在于:1、通过一台高位熔铅炉同时对4台对称布置铸板主机提供熔化的铅合金,减少了原每台铸板主机配备一个熔铅炉,更加合理的利用了占地空间,同时一人可操作2台设备,降低能耗,效率提高,采用一个排废口更加有利于环保要求。
2、利用一个高位熔铅炉同时对4台铸板主机提供熔化的铅合金,为保证单个铸板主机的独立操作及为防止意外,熔铅炉内的每个出口,配备了炉内安全阀,为防止铅液冷却凝固,增设有输铅加热,避免因铸板机的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的停机。
3、对4台铸板主机浇铸产生的废边通过废料回收提升机构中的水平传送及垂直提升,集中回收,将废片送回熔铅炉,为便于废片更充分的熔化,利用熔铅炉内压废片机构对废片进行向下压入熔铅炉内。
4、熔化的合金通过高位供铅系统分别对4台铸板主机进行独立的供铅,通过定量汽缸,阀杯及顶头等与阀体进行锥面密封,再利用回位拉簧共同作用,实现打开闭合,紧急情况下采用安全阀杆人工强行关闭,铅阀的加热设置了加热圈,保温配备了保温罩,产生的废气也设置了抽尘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对称型高位集中供铅浇铸系统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废料回收提升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高位供铅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高位熔铅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通过钢平台5的铅锭输送机4利用液位控制机构28给出信号,在电控箱6的控制下,将铅锭自动输送到高位熔铅炉3之中,从而实现自动补给添加铅锭功能。
见图4:利用一个高位熔铅炉3,熔铅炉3内安装有电热管27,熔铅炉3内每个出铅口安装有输铅加热圈30,与炉内安全阀阀杆25连接。在熔铅炉体24内通过炉内电热管27对铅锭加热熔化,为防止意外,熔铅炉内的每个出口输铅加热圈30对其保温加热,配备了炉四台铸板主机7的浇铸提供熔化的合金;产生的废气也由熔铅炉的一个集中排废口排除。
见图2:对四台铸板机7的浇铸产生的废边通过废料回收提升机构1集中回收,在减速电机10输送链13及滑片槽12,滑片气缸11的作用下,完成废片的收集,再经安装在废料回收提升机构1上的气动提升斗9在提升气缸8的作用下,将废片送回熔铅炉,为便于废片更充分的熔化,利用熔铅炉内压废片气缸29定时启动采用压废片抓26对废片进行向下压入熔铅炉内。
见图3:熔化的合金通过高位供铅系统2,通过定量汽缸14带动转臂16,作用于阀杯19及顶头20与阀体18进行锥面密封,再利用回位拉簧15共同作用,实现打开闭合,分别对四台铸板主机7定量供铅。紧急情况下采用安全阀杆17人工强行关闭,铅阀的加热设置了加热圈23,保温配备了保温罩21,产生的废气也设置了抽尘罩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2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便型低破碎玉米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驱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