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放绳强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823.0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娄兴建;马云骄;王磊;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 |
代理公司: | 如皋市江海专利事务所 32216 | 代理人: | 蔡春建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放绳强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中的强夯施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放绳强夯机。
背景技术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快速放绳强夯机。现有土建工程在进行强夯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卷扬机或液压设备将夯锤起吊到规定高度后通过脱钩装置释放夯锤,利用夯锤自行下落产生的能量对地基形成强大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对地基的夯实目的。此类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每次夯锤落地需通过脱钩装置将夯锤进行脱钩,在夯锤落地后,再通过脱钩装置对夯锤进行钩挂,进行起吊重复工作;此类强夯机虽然达到对地基的夯实作用,但由于现有卷扬机结构的原因在夯锤下落时,钢丝绳的溜放速度远远不能达到自由落体的速度,所以只能采取脱钩的方式将夯锤与脱钩装置分离,从而进行夯实。由于夯锤落地后还要进行重新钩挂脱钩,从而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碎石飞溅,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强夯机加以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现有强夯机基础上的改进,具有快速放绳,且通用性强的一种快速放绳强夯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在考虑放绳速度快,且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设计成由机架、夯锤、钢丝绳、滑轮机构、卷扬机、控制部件组成的一种快速放绳强夯机,夯锤通过钢丝绳设置在滑轮机构上;钢丝绳通过滑轮机构与卷扬机相连;所述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整机以及卷扬机的工作;所述的卷扬机为一个具有主卷筒、副卷筒可实现同时转动及各自旋转的快速放绳绳索卷放机构。
所述的机架可以为履带式移动车体、塔式机架、“L”型机架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
所述的滑轮机构为一个多组定滑轮结构的放绳机构。
所述的卷扬机为一个具有主卷筒、副卷筒可实现同时转动及各自旋转的快速放绳绳索卷放机构是说卷扬机的主卷筒、副卷筒可各自需要进行单独旋转工作,也可同时旋转工作。
所述的卷扬机由驱动马达、减速器、主卷筒内胀离合器、卷筒部件、副卷筒内胀离合器、主轴、支撑座、夹绳装置、制动装置组成,在支撑座上通过轴承支撑有主轴;在主轴上通过轴承设有卷筒部件;减速器与主轴相连;所述的卷筒部件由主卷筒、副卷筒、刹车筒组成,刹车筒与主卷筒相连,在卷筒部件的刹车筒上设有主卷筒内胀离合器;在卷筒部件的副卷筒上设有副卷筒内胀离合器;驱动马达与减速器相连,用于驱动减速器工作;夹绳装置设置在卷筒部件的副卷筒上;制动装置设置在卷筒部件的刹车筒上。
所述的卷筒部件中的主卷筒中的导绳槽与副卷筒中的导绳槽平滑过渡连接。
所述的卷筒部件中的刹车筒为一个端面设有风叶散热体的刹车筒体。
使用时,当需要对地基进行夯实时,将机架移动到所需的部位,在控制部件的作用下,卷扬机的主卷筒带动钢丝绳,并通过滑轮机构传递给夯锤,使得夯锤吊起;当夯锤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在控制部件的作用下,使主卷筒内胀离合器松开,此时由于夯锤重量带动绳筒旋转使得钢丝绳通过滑轮机构并拉动主卷筒旋转,当夯锤落地后,钢丝绳到达副卷筒位置,在副卷筒内胀离合器的作用下副卷筒停止旋转,并停止溜放钢丝绳,同时主卷筒在主卷筒内胀离合器的作用下停止旋转,并通过带制动装置制动;当需要再次提升夯锤时,在控制部件的作用下,主卷筒内胀离合器与主卷筒胀紧,并带动主卷筒旋转,此时在棘轮机构的作用下主卷筒与副卷筒在对应位置进行接合,使副卷筒的绳槽与主卷筒的绳槽平滑过渡连接,钢绳从副卷筒逐步向主卷筒绳槽移动进行卷绳;当夯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在控制部件的作用下,主卷筒内胀离合器与主卷筒松开,同时带制动器松开,夯锤在重力的作用下作下落运动,钢丝绳沿主卷筒迅速地脱离,同时主卷筒旋转;当夯锤落地后,钢丝绳处置在副卷筒位置上,再次启动副卷筒内胀离合器,使副卷筒旋转卷动钢丝绳,从而实现夯锤反复施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