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脑CT定位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605.7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顾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同胜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313 山东省临沂市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脑 ct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来结合CT图像,对颅脑病变进行准确定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颅脑CT定位仪。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颅脑CT平扫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用来对颅内病变进行检查,或者对颅内病变进行定位。由于颅脑平扫是一种二维图像,在对颅内病变进行定位时,需要将病灶的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而且在CT二维图像中缺乏一些必要的体表标志物,所以往往对病灶的定位有所偏差,由此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医疗上的失误,譬如手术方式、颅脑入路的选择、手术口径的大小,去骨瓣的大小等治疗措施,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条件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来结合CT图像,对颅脑病变进行准确定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颅脑CT定位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颅脑CT定位仪,由水平面定位管、冠状面定位管和矢状面定位管构成,水平面定位管、冠状面定位管和矢状面定位管均由弹性胶管制作而成,且三者的管腔相互贯通,在冠状面定位管和矢状面定位管的交汇处设有造影剂注入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合CT图像,对颅脑病变定位准确,弥补了单纯CT平扫定位偏差的不足,是一种理想的颅脑CT定位仪。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1、水平面定位管,2、冠状面定位管,3、矢状面定位管,4、造影剂注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水平面定位管1、冠状面定位管2和矢状面定位管3构成,水平面定位管1、冠状面定位管2和矢状面定位管3均由弹性胶管制作而成,且三者的管腔相互贯通,在冠状面定位管2和矢状面定位管3的交汇处设有造影剂注入孔4。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本实用新型套在患者脑颅表面,使水平面定位管1与患者脑颅的水平面重叠,冠状面定位管2与患者脑颅的冠状面重叠,矢状面定位管3与患者脑颅的矢状面重叠,然后由造影剂注入孔4注入CT造影剂,让患者躺在CT检查床上,固定好头位,进行CT扫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同胜,未经顾同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伪电缆
- 下一篇:电缆用金属线材绞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