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尘洗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318.6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廖本卫;林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 洗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且特别涉及一种集尘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钻孔、激光钻孔及研磨加工等工艺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若散布至环境空气中将造成污染,被吸入人体的粉尘可能会使呼吸器官产生病变,危害人体健康。为了避免粉尘造成环境污染及危害人体,须使用废气处理设备来去除废气中的粉尘。
滤袋式集尘机为一种常用的废气处理设备。使用滤袋式集尘机需要间歇性的滤袋粉尘清洗程序,此程序会造成噪音污染,并严重影响邻近居民生活品质。此外,滤袋须定期更换而会耗费成本。另一种废气处理方式为将漩风式集尘机与洗涤塔两种设备相连接,待处理的废气会先经过漩风式集尘机,排除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再进入洗涤塔中除去细微的粉末。然而,利用上述两种设备来进行废气的处理较为占据空间,造成设备建置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本技术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尘洗涤设备,可节省配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尘洗涤设备,包括主体、洗涤塔、筛板、洒水装置、集水槽及集尘装置。主体具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洗涤塔配置于主体内。洗涤塔的外壁与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洗涤塔内部形成第二气体通道。洗涤塔的底端具有开口。第一气体通道连通进气口并透过开口连通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连通排气口。筛板配置于第二气体通道内。洒水装置配置于筛板上方。集水槽配置于开口下方。集尘装置配置于主体下方且连通第一气体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气体通道围绕第二气体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集尘洗涤设备还包括管路,连接于集水槽并延伸至主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洗涤塔包括上部及下部。洒水装置及筛板位于上部内,其中上部的外径由上而下渐减。下部连接于上部的底端,其中开口形成于下部的底端,下部的外径由上而下渐增。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气体通道对应于下部的部分由上而下渐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气体通道对应于上部的部分由上而下渐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气体通道对应于下部的部分由下而上渐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气口对位于下部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洗涤塔在开口处具有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往集水槽延伸。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将洗涤塔配置于主体内而构成了兼具集尘与洗涤功能的集尘洗涤设备。洗涤塔外壁与主体内壁之间形成了第一气体通道,且洗涤塔内部形成第二气体通道。废气可先透过进气口到达第一气体通道,并利用类似于漩风式集尘机的除尘原理,在第一气体通道内通过气体流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大颗粒的粉尘甩至主体内壁并掉落至集尘装置。接着,废气可透过洗涤塔底端的开口从第一气体通道进入洗涤塔内部的第二气体通道,以通过洒水装置提供的水分吸收废气中的细微粉末,而完成废气中的粉尘的去除。如上述将集尘设备与洗涤设备整合为一体可有效节省配置空间,使设备的建置更为简便。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尘洗涤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集尘洗涤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集尘洗涤设备 110:主体
110a:第一气体通道 112:进气口
114:排气口 116:内壁
120:洗涤塔 120a:第二气体通道
120b:开口 120c:导引结构
122:上部 124:下部
126:外壁 130:筛板
140:洒水装置 150:集水槽
160:集尘装置 170: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干燥器
- 下一篇:可添加墨水的中性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