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号筒扬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1107.2 | 申请日: | 201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2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沈树基;崔玉良;张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洪波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号筒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向号筒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号筒扬声器都是一个驱动单元(俗称驱动装置)配接一个(或一组)号筒,向一个方向辐射声波,也有个别向不同方向辐射的情况,但驱动单元只有一个辐射口,由于驱动单元的振膜在电动力的驱动下处于双向辐射状态,单方向辐射实际上只利用了一部份由电转换而来的声能,其余能量则在单元内部转化为无用的机械能和热能,因此电声转换效率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长期以来,人们对扬声器的研究重点一直在纸盆扬声器及其组成的系统上,如各种音箱,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不断提升重放声的音质水平,而号筒扬声器的研究发展一直处于不予重视的地位。
中国专利201110091715.9公开一种同轴双向传输的扬声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磁铁、磁铁极板和音圈,音圈与第一纸盆相连,在所述的壳体上,与第一纸盆相对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纸盆,第一纸盆和第二纸盆之间连接有薄壁圆筒,在磁铁极板上还设置有增强磁铁。
但是该种结构的扬声器,采用双纸盆结构导致成本、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提高,且两侧的薄壁圆筒的连通增加了震动阻力,对音质也有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要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省材料的双向号筒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号筒扬声器,包括中心处形成有通孔的连接板,同轴反向分别设置连接板两侧的前号筒和后号筒,在所述的前后号筒连接处设置有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的连接板固定连接的后喉盖,所述的后喉盖为中心处形成有通孔的倒凸字形结构;与所述的前号筒固定连接的前喉盖,所述的前喉盖为倒锥形盆体结构,其顶面处形成有通孔;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前喉 盖顶面外侧且与其通孔相连通的锥形前导音管,所述的前导音管延伸至前反射号筒顶面内侧前终止,以及设置在前后喉盖所局限成的腔体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的后号筒内设置有连接套,锥形后导音管和后反射号筒,其中所述的连接套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的导磁下板中心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的连接套内端与导磁下板嵌合连接,外端与后导音管固定连接并与之连通,所述的后导音管设置在后反射号筒内并延伸至后反射号筒顶面内侧前终止。
优选地,所述的磁路系统包括与所述的后喉盖固定连接且中心处形成有与后喉盖通孔对应通孔的导磁下板;固定设置在导磁下板中心处前侧的圆环形磁体;固定设置在圆环形磁体中心处的导磁芯,其中所述的导磁芯与导磁下板固定连接并在其和中心处形成有凹腔,在所述的凹腔中心处形成有与导磁下板的通孔对应的通孔;固定连接在磁体上部的中心处形成有通孔的导磁上板,所述的导磁上板的通孔与导磁芯外侧壁之间构成磁隙。
优选地,所述的振动系统包括音膜组,分别设置在音膜组前后两侧且间隔设置的前喉塞和后喉塞,所述的音膜组包括凹球面式振膜和音圈,所述的前喉盖为底面呈凸球面状的圆锥形结构,所述的后喉塞设置在导磁芯的凹腔内的圆台形结构,其与振膜相对面为与振膜对应的凹球形面结构并在其中心处形成有与导磁芯通孔对应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后喉塞、导磁芯、导磁下板、后喉盖及连接套中心的通孔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并依次连通构成一个略呈锥形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圆环形磁体为铁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同轴号筒扬声器,采用一个驱动装置共享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将振膜的往复震动都转换为声能,大幅度提高了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节能、节材效果突出,驱动单元的发热状况大为改善,因此影响扬声器可靠性的关键部件—音圈的损坏几率减小,提高了扬声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使用方便,节约大量电能及原材料资源。同时,利用预留的通道为后号筒传输声音,提高后号筒的音响效果。而采用将磁体利用铁氧体材料制成,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号筒扬声器装配态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号筒的驱动装置结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洪波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洪波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试金属网无源互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