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发器边板及具有其的空调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544.2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付;陈章勇;廖继平;杨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具有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蒸发器边板及具有其的空调蒸发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空调蒸发器的接地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蒸发器边板10’包括朝向蒸发器的翅片20’一侧延伸的折弯段11’,在折弯段11’上设置了三个用于拧入铜螺钉的螺纹孔111’,并通过铜螺钉将地线与蒸发器边板10’的折弯段11’连接,从而实现空调器的接地功能。铜为贵重金属,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固定螺钉耗时长,效率低,且存在螺钉滑丝、松动,导致接地不可靠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边板及具有其的空调蒸发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以螺钉固定接地线存在的螺钉滑丝、松动而导致接地不可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边板,蒸发器边板包括接地插片。
进一步地,接地插片包括用于与插针的插针凸台相配合的孔。
进一步地,接地插片一体形成于蒸发器边板。
进一步地,蒸发器边板包括与蒸发器的翅片相对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接地插片位于第二表面一侧。
进一步地,接地插片的片体表面与第二表面垂直。
进一步地,接地插片的片体表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斜边与蒸发器的第二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直角梯形的锐角B在30至60°之间。
进一步地,直角梯形的锐角B为45°。
进一步地,接地插片为3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蒸发器,包括前述的蒸发器边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边板,由于在蒸发器边板上设计接地插片,接地线通过直插方式与蒸发器边板接连即可实现接地功能,因而消除了螺钉连接方式存在的滑丝、松动而导致的接地不可靠等安全隐患。插片连接方式取消了螺钉,节约了螺钉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无需在折弯段上设置与螺钉配合的螺纹孔,可取消原螺钉连接部分,从而减小了折弯段的长度,增大蒸发器翅片的散热面积。进一步地,插片设计为直角梯形,并使斜边位于蒸发器边板的与翅片一侧相对的表面上,为冷凝水起导向作用,便于冷凝水顺利流入接水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空调蒸发器的蒸发器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蒸发器的蒸发器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蒸发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8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图9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5至图7所示,蒸发器边板10包括接地插片11。由于在蒸发器边板上设计接地插片,接地线通过直插方式与蒸发器边板接连即可实现接地功能,因而消除了螺钉连接方式存在的滑丝、松动而导致的接地不可靠等安全隐患。另外,插片连接方式取消了螺钉,还节约了螺钉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出于产品通用性的考虑,本实施例在蒸发器边板10的边缘处增加了3个接地插片11,然而,接地插片11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或2个。
为了使接地插片11与接地线牢固地连接,如图9至图10所示,其中,接地插片11包括与插针30的插针凸台31相配合的孔111。
本实施例中,接地插片11与蒸发器边板一体形成。其制作流程为:在蒸发器边板未折弯之前,在相应位置处进行冲孔并使其呈现插片模型,冲孔的位置和插片模型形状如图5中虚线所示,然后通过模具将待形成蒸发器边板的钣金件进行90°折弯,并需在模具上的插片位置处设计让位结构。
如图6所示,钣金件折弯后形成的折弯段12因无需设置与螺钉配合的螺纹孔,可取消原螺钉连接部分,从而减小了折弯段的长度,增大蒸发器翅片的散热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