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絮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528.3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正甫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5246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絮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设备技术,尤其涉及水质净化的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常规水处理絮凝设备主要缺点在絮凝时间长,絮凝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沉淀要求的絮凝效果,絮凝池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投资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使污水均匀流动、絮体分离效果更好的螺旋式絮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在反应池内,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和搅水板,所述支撑筋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搅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上。
所述支撑筋底部设有底罩。
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池内设置了螺旋形支撑筋,通过搅水板使高频水流分布较一般湍流状态更加均匀,应用此装置颗粒碰撞更加合理,形成的最终絮体颗粒更加密实,粒度更加均匀,易于沉淀去除;在支撑筋底部设置底罩,水流可以从底罩四周进入,使得水流与搅水板充分接触,絮凝效果更显著。本实用新型缩短了絮凝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剖视图;
图中1是反应池,2是内壁,3是支撑筋,30是搅水板,4是出水口,5是进水口,6是底罩;
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设在反应池1内,所述絮凝装置包括螺旋形支撑筋3和搅水板30,所述支撑筋3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池1的内壁2上,所述搅水板3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筋3上。
所述支撑筋3底部设有底罩6。
在实际工作中,水流从进水口5进入,在絮凝装置的作用下,净水从出水口4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正甫,未经孙正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焦油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升降机平层控制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