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铜带生产的自动调节式切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0127.8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源;王建立;马万军;陆旭锋;陈君杰;马华法;苑和锋;马吉苗;汪德强;周高峰;李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6 | 分类号: | B23D1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自动 调节 切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边机,特别是用于铜带生产的自动调节式切边机。
背景技术
原有的切边机为整体式的切边机头设计,同一机头上设置左右对称的两组刀轮。当需要切边的铜带规格发生变化时,需要拆下刀轮之后通过添加或减少刀轮垫片的方式,来重新确定左右两组刀轮之间的距离。
由于刀轮本身较重,且表面非常锋利,所以上述调整方式非常不方便、存在一定操作风险,而且调整后的精度又难以保证,需要反复调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左右刀轮组之间距离调节简单,且调整精度高的用于铜带生产的切边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铜带生产的自动调节式切边机,包括机座、动力电机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机头以及对应固定在机头上的刀轮组,动力电机固定在机座上,所述刀轮组由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刀轮和下刀轮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机头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主传动杆安装孔和副传动轴安装孔,两个主传动杆安装孔内均置有主轴套,两个主轴套位于对应机头外的端部各自套接一个下刀轮,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传动杆,主传动杆贯穿两个主轴套,两个主轴套表面均套接有主齿轮,两个主齿轮分别位于对应的机头内,两个副传动轴安装孔内均置有副轴套,两个副轴套表面均套接涡轮,两个涡轮分别位于对应的机头内,两个副轴套内均设有副传动轴,两个副传动轴位于对应机头外的端部各自套接一个上刀轮,两个副传动轴上均套接有副齿轮,两个副齿轮与对应的主齿轮啮合,两个机头上均设有上刀轮调节蜗杆,两个上刀轮调节蜗杆分别与对应副轴套表面的涡轮啮合,在机座上设有粗调节丝杠和微调节丝杠,粗调节丝杠贯穿左右对称结构的两个机头,并与其通过粗调节丝杠螺母配合,左右对称结构的两个机头均通过底端固定微调节丝杠螺母与微调节丝杠配合。
上述结构设计中左右刀轮组之间距离调节非常简单方便,且调整的可控制精度高。
作为优选,在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主传动杆之间设有减速机,动力电机通过链轮传动组件与减速器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传动杆传动连接,该优选方案能使得上刀轮、下刀轮的转速得到控制,保护上刀轮、下刀轮的刀刃,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两个机头上均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由锁紧手柄和锁紧块构成,锁紧块与副传动轴安装孔内的副轴套外表面接触,该优选方案能确保上刀轮和下刀轮之间的距离稳定性;在主传动杆安装孔与主轴套、副传动轴安装孔与副轴套之间均套接有轴承,该优选方案能保护主传动杆和副传动轴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主轴套上均套接有限位轮,限位轮位于下刀轮的外侧,在副传动轴上也均套接有限位轮,限位轮位于上刀轮的外侧,该优选方案能确保上刀轮、下刀轮工作时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通过粗调节丝、微调节丝杠来调整左右设置的两刀轮组之间的距离,在粗调节丝杠上设有粗调节手轮,在微调节丝杠上设有微调节手轮;为了方便通过上刀轮调节蜗杆调整上刀轮与下刀轮之间的距离,在上刀轮调节蜗杆上设有上刀轮调节手轮。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用于铜带生产的自动调节式切边机,其在机座上左右对称设置带刀轮组的机头,在机座上设置粗调节丝杠和微调节丝杠,通过调节粗调节丝杠和微调节丝杠来实现两机头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简单方便的确定两个刀轮组之间距离,而且调整时的可控制精度高,调整后的工作稳定性好;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节约劳动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带局部剖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机座1、机头3、副传动轴安装孔31、主传动杆安装孔32、主传动杆4、主轴套41、下刀轮42、主齿轮43、副传动轴5、副轴套51、涡轮511、上刀轮52、副齿轮53、限位轮6、轴承7、粗调节丝杠8、粗调节丝杠手轮81、微调节丝杠9、微调节丝杠手轮91、粗调节丝杠螺母10、微调节丝杠螺母11、动力电机12、动力电机的输出端121、减速器13、减速机的输出端131、锁紧组件14、锁紧手柄141、锁紧块142、上刀轮调节蜗杆15、上刀轮调节手轮151、铜带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0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坡口加工精度的装置
- 下一篇:电池可分离式理发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