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沉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975.7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舒华文;吕长杰;苏海强;尚武顺;胥振强;尚小永;左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文顺 |
主分类号: | E21B27/00 | 分类号: | E21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沉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井用的生产装置,是一种油井沉垢器。
背景技术:
有的抽油井含水高,矿化度高,油井结垢严重,结垢脱落后落在抽油泵上堵塞油流通道,造成卡泵,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为了防止垢块落在抽油泵上,现场使用了中国专利申请:00213346.6抽油泵上捕集器,但它的锥形帽容易损坏,起不到挡垢块的作用,对于结垢落垢的抽油井仍然出现堵塞油流通道、卡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油井沉垢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脱落的水垢不堵塞油流通道,防止卡泵,并扶正抽油杆,防止磨损,延长油井生产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连接杆、背帽、隔套、隔杆、刮垢收集筒、挡隔套、接箍,隔杆下部安装在挡隔套的插孔里,刮垢收集筒套装在挡隔套上,刮垢收集筒下端面座在挡隔套的台肩上,连接杆穿过挡隔套,使刮垢收集筒内孔形成过流腔和集垢腔,隔套套装在连接杆上,隔杆上部插入隔套上的定位孔里,隔套的凸齿座在刮垢收集筒上端面上,背帽的内螺纹与连接杆上部外螺纹连接,隔套处于背帽下,连接杆下部外螺纹与接箍内螺纹连接,挡隔套下端面座在接箍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抽油杆之间,随抽油杆在油管内上下行时,刮削油管内壁上的垢块,刮削下来的垢沉入集垢腔里,脱落的垢块不会堵塞油流通道,不会卡死抽油泵,刮垢收集筒还可扶正抽油杆,防止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磨损,能延长油井生产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剖视图。
图3是件3的形状图。
图4是图2中从A-A处剖开后的断面图。
图5是件6的形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连接杆1、背帽2、隔套3、隔杆4、刮垢收集筒5、挡隔套6、接箍7,隔杆4下部安装在挡隔套6的插孔11里,刮垢收集筒5套装在挡隔套6上,刮垢收集筒5下端面座在挡隔套6的台肩上,连接杆1穿过挡隔套6,使刮垢收集筒5内孔形成过流腔9和集垢腔10,隔套3套装在连接杆1上,隔杆4上部插入隔套3上的定位孔8里,使隔套3不会挡住过流腔9和集垢腔10的上端口,油流可以从过流腔9通过,刮下来的垢块可以沉入集垢腔10里,隔套3的凸齿座在刮垢收集筒5的上端面上,使刮垢收集筒5不会向上窜动,背帽2的内螺纹与连接杆1上部外螺纹连接,隔套3处于背帽2下,连接杆1下部外螺纹与接箍7内螺纹连接,挡隔套6下端面座在接箍7上,使刮垢收集筒5、挡隔套6不会窜动,挡隔套6不会堵住过流腔9下部入口。
连接杆1上部的抽油杆外螺纹与上部的抽油杆连接,接箍7内螺纹与下部的抽油杆连接,抽油时,油液从过流腔9流走。刮垢收集筒5的外径小于油管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文顺,未经尚文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开敞式TBM的钢拱架防护与支护系统
- 下一篇:同心管式泡沫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