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浇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875.4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秦宪明;彭鹏飞;鄢礼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宏业工程建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B28B1/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层加气 混凝土 砌块 及其 浇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及建筑设备,尤指一种复合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集保温隔热、质轻、高强、可加工性强、防火性好等优点于一体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使得建筑更为高效、节能、环保,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据统计,我国现有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4000多家,还不包括一些小工厂。然而,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应用中还存在各种弊病,例如:强度与密度等级不匹配、变形开裂、抹灰层易空鼓脱落、含水率较大导致保温性下降,室内环境恶化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感观质量和使用功能,不利于加气混凝土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加气混凝土的上述缺陷,业者不断研究并优化加气混凝土的配比,例如为了降低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率,在浆料中掺加新型的憎水剂。但是,具有特殊性能的加气混凝土,由于所增加的成分(例如憎水剂)的成本较高,势必将大大提高加气混凝土的成本。
为此,本案发明人想到,如果仅在加气混凝土的表层设置性能较高的浆料配比,而在内部设置普通配比的浆料,则不但可使加气混凝土达到较高性能,又不会使成本增加太高。但是由于加气混凝土在浇筑时,所有组分都将混合在一起,即使将两种浆料分别注入,由于浆料注入时的重力及冲击力,也很难保证两层浆料相对独立而不混为一体。正是这一原因,制约了分层加气混凝土的开发,现有的技术也就不会向此方向研发,本案正是要克服这种技术偏见,研发一种具有复合层的加气混凝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层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该复合层结构,可令加气混凝土达到某些较高的性能要求,却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浇筑上述复合层加气混凝土的浇筑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复合层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两外层高性能浆料砌层及中间一层普通性能浆料砌层。
包括搅拌出料设备,在该搅拌出料设备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缓冲板,该缓冲板在浇筑时位于加气混凝土模具的上方。
所述的出料口上加装有三通管,从而形成两个出料分口。
所述的缓冲板上固定有铁架,在铁架上固定有无底圆筒,所述出料口或者三通管的分出料口上固定有软管,软管另一端固定在该圆筒上。
所述的缓冲板连接在可令其随着模具内料浆高度的升高而逐渐提升的电机上,该电机固定在所述出料口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气混凝土使用了两种配方的浆料,分层浇筑成型,从而形成复合层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外层以高性能的浆料成型,内层则使用普通浆料成型,这样即可以使加气混凝土表层达到高性能的要求,表层高性能浆料增加的成本相对整体砌块来说几乎可以忽略,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原有设备的简单改造,在原有搅拌出料设备的出料口下方增设一个缓冲板,浆料先流到该缓冲板上再从缓冲板四周注入到模具内,从而使出料更均匀、缓和,可以避免上层浆料冲散下层浆料,避免两种浆料混为一体,进而保证了两层浆料的相对独立,最终保证了可以成型出具有复合层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浇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复合层加气混凝土砌块,如图1所示,该加气混凝土砌块1包括两外层高性能浆料砌层11及中间一层普通性能浆料砌层12。在砌筑施工时,以两个外层高性能浆料砌层11为外墙面,其他面为砌筑面施工在墙体中,这样墙的外表面就形成了一堵具有高性能的加气混凝土墙体,例如:如果该高性能浆料层砌11为添加了憎水剂的具有憎水性的浆料砌层,这样就在墙面形成了一堵吸水率较低的加气混凝土墙体,而内层的大部分浆料均为普通浆料,从而在保证了具有较低吸水性的同时,增加成本的憎水剂由于只在表层,所以整体成本增加不多,一般都在10%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宏业工程建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宏业工程建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饰面工艺槽的贴皮结构
- 下一篇:智能马桶调节旋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