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49695.6 | 申请日: | 2012-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金定 |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张元俊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涉及一种轴承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具保油效果的轴承模块。
背景技术
如图1,为中国专利申请第200920163698.3号“轴的枢接构造及其轴承模块”所揭示的轴承模块9,该现有的轴承模块9包含一个轴承91、一个扣环92及一个顶撑件93。
该轴承91具有一个沿轴向贯穿的轴孔911,该轴承91的一端面设有一个沉孔912,该沉孔912的内径大于该轴孔911的内径。该扣环92可以置入在该轴承91的沉孔912内,该扣环92具有一个穿孔921,及在该穿孔921的内周缘设有数裂缝922,以使该穿孔921周缘的扣环92形成数瓣片。该顶撑件93的一端设有径向凸出的一个结合部931,该结合部931可以置入在该轴承91的沉孔912内。
根据前述结构,该轴承91、扣环92及顶撑件93可预先组装构成该轴承模块9,使用户可以直接将已组装完成的轴承模块9,以紧配合方式结合至一轴座8的轴管81中,再由一转子的旋转轴82插入于该轴承91的轴孔911内,即可方便且快速地完成组装(如图2所示)。
其中,该旋转轴82与该轴承91之间涂附有润滑油,使该旋转轴82能够在该轴孔911中,顺畅地相对于该轴承91旋转。然而,在马达作动的过程中,润滑油会因毛细现象,从该轴承91的轴孔911中渗流至该轴承91的外周面,并沿着该轴管81与轴承91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
但是该现有的轴承模块9并未在该轴承91上设置可用以回油的结构,因此该轴承模块9与轴管81之间不具保油效果;特别是当该轴承模块9被组装至底部呈开放状而设有一个贯穿孔83的轴管81时,渗流至该轴承91外周面的润滑油,就会沿着该轴管81与轴承91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并通过该贯穿孔83而流出该轴座8的底部,形成漏油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以提供一种轴承模块,可具有保油效果,即使装设至底部呈开放状的轴管中,也不会发生漏油现象。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
一种轴承模块,包含:一个套体,由高材料密度的材质制成,该套体的两端分别为一个开放端及一个封闭端,该套体在该封闭端处呈缩径形态,使该套体在邻近该封闭端处形成一个肩部;一个轴承,完全设于该套体中;及一个扣环,完全设于该套体中,并位于该轴承与该套体的肩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模块,可以另设有一个封盖,该封盖设在该套体的开放端处。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模块,其中,该扣环的一表面可以贴接于该套体的肩部的内表面,该轴承与该封闭端相对的端面可以抵接于该扣环的另一表面。此外,该封盖可以抵接于该轴承与该开放端相对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模块,其中,该封盖的外径较佳约等于或略大于该套体在该开放端处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模块,其中,该轴承具有一个沿轴向贯穿的轴孔,该封盖具有一个沿轴向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与该轴孔同轴,该通孔的直径较佳约等于或略大于该轴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模块,其中,该套体内部在该封闭端处设一个耐磨片;该耐磨片可以贴接于该封闭端的内表面或一体成型于该封闭端。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模块,其中,该轴承具有一个沿轴向贯穿的轴孔,该轴承的表面可以设有多个回油沟槽,该多个回油沟槽分别与该轴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模块,其中,该轴承具有一个沿轴向贯穿的轴孔,该扣环具有一个与该轴孔同轴的穿孔,该穿孔的直径小于该轴孔的直径,该扣环形成该穿孔的内周缘可以设有多个裂缝,使该扣环在该穿孔周缘形成多个瓣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轴座及轴承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现有的轴座及轴承模块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承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承模块与现有轴座的分解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承模块与现有轴座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
1 套体 11 开放端
12 封闭端 13 肩部
14 耐磨片
2 轴承 21 轴孔
22 回油沟槽
3 扣环 31 穿孔
32 裂缝
4 封盖 41 通孔
5 轴座 51 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金定,未经黄金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形弹簧式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
- 下一篇:紧固件及其锁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