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支撑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49575.6 | 申请日: | 201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蒋函呈;柳之光;何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电梯 基础 加固 支撑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电梯基础往往位于地下室结构楼板范围,施工电梯的荷载均由施工电梯基础递至下部支承钢筋混凝土楼板,而由于通常结构设计中无法充分考虑施工荷载,施工电梯基础范围处楼板往往需要进行加固。常规做法为:在施工电梯基础对应支承结构楼板区域搭设钢管脚手架的支撑,层层加固设置,通过钢管脚手架将施工电梯产生的荷载传递至建筑物基础。但采用钢管脚手架加固系存在以下弊端:
①钢管立杆设置较为密集,搭设面积大等导致钢管用量较大,加之使用周期较长,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不经济。
②钢管脚手架支撑上部顶端往往采用可调支撑与上部结构顶紧,随着施工使用时间的延长,可调支撑内的垫木变形增大,可能导致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受力不均,部分甚至起不到支撑作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支撑体系,采用砖柱代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在质量、安全、成本控制上都取到更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支撑体系,包括施工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砖柱基础和现浇细石混凝土顶;所述砖柱基础由施工电梯基础的支撑楼板下部层层对应砌筑的砖砌构成,一直支撑至现浇细石混凝土顶。
所述支撑楼板设有灌注孔。
所述细石混凝土顶可采用砖砌斜砌代替。
所述砖柱基础的砌体砖砌采用标准页岩实心砖砌。
所述砖柱基础高度为下层楼板至距上层楼板200mm距离的高度。
所述砖柱基础中心正对施工电梯标准节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常规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①、强度高,承载能力强;②、因砖柱顶部采用现浇细石混凝土将与楼板底部之间缝隙填实,与楼板结构紧密,传力效果好,且承载能力与接触面不会因为使用时间的延长降低和变形;③、操作简单,为常规的砖柱砌筑方法;④、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柱基础、2.现浇细石混凝土顶、3.施工电梯基础、4.支撑楼板、5.灌注孔、6.斜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支撑体系,包括施工电梯基础3,其特征在于:包括砖柱基础1和现浇细石混凝土顶2;所述砖柱基础1由施工电梯基础3的支撑楼板4下部层层对应砌筑的砖砌构成,一直支撑至现浇细石混凝土顶2。
所述支撑楼板4设有灌注孔5。
所述细石混凝土顶2可采用砖砌斜砌6代替。
所述砖柱基础1的砌体砖砌采用标准页岩实心砖砌。
所述砖柱基础1高度为下层楼板至距上层楼板200mm距离的高度。
所述砖柱基础1中心正对施工电梯标准节中心。
在砖柱基础1沉降变形稳定后施工,混凝头结构与楼板结合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实,振捣密实砖柱尺寸通过计算确定,通常为1m×1m。
下面结合常规的施工流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①通过施工电梯荷载计算确定砖柱基础1的尺寸,所使用砖砌强度以及砌筑砂浆强度,砖柱顶细石混凝土强度;
②测量放线,确定砖柱基础1的位置,砖柱基础1中心从底到顶层层需正对施工电梯标准节的中心;
③砖柱砌筑至距上层楼板底200mm的标高处,待至砖柱沉降基本稳定,一般为5-7天;
④采用细石混凝土通过楼板上开设的灌注孔5将砖柱基础1和楼板间空隙填实形成细石混凝土顶2,或以砖砌斜砌6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加热装置的酒精传感器
- 下一篇:β2-微球蛋白测定试剂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