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438.2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云;钱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装置 散热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投影技术已日益成熟,投影装置的应用领域也变得愈来愈广,例如应用于频繁的会议讲解、巡回展示和促销活动等商业领域,及应用于学校授课、学术讨论等教育领域,以及应用于家庭影院等家庭领域。
然而,投影装置一般包含光源装置、投影镜头以及位于光源装置与投影镜头之间的光学组件,因此,当投影装置工作时,这些组件都会散发出相当高的热量,若无法应付机体内产生的热,有可能导致死机,还可能烧坏零件,轻者维修,重者报废而面临无法挽回的地步。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导入冷空气,进而降低操作温度并延长其寿命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需利用一个风扇就能导入冷空气,而降低操作温度并延长使用寿命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
为解决前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所述投影装置包括:
一光学引擎模块;
一设于该光学引擎模块一侧的投影模块;
一与光学引擎模块呈相互对应并连设于投影模块一侧的镜头模块;以及
一设于投影装置内用于散热的散热模块;
中于此种能导入冷空气,进而降低操作温度并延长其寿命的投影装置之其中,所述散热模块是介于光学引擎模块、投影模块和镜头模块之间,其由一设于上述三模块之间的风扇;一设于该风扇一侧处的导热体;以及一设于该导热体一端并与光学引擎模块相互对应并能吸收光学引擎模块热源的导热块所组成。
更优选的,根据上述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所述导热体是由一呈长条形的导管;以及一套设于该导管一端且面对风扇的片状鳍片所组成。
更优选的,根据上述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所述鳍片是为下列之一:ㄈ形鳍片、口形鳍片、直形鳍片。
更优选的,根据上述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所述导热块的一侧面设有一凹槽,以供导热体一端的长条形的导管套设于内。
更优选的,根据上述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所述风扇是垂向位在三模块之间的投影装置的下方。
更优选的,根据上述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所述风扇上方设有一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并覆盖在光学引擎模块上。
更优选的,根据上述的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结构,所述投影模块上方设有一第二电路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仅需利用一个风扇就能导入冷空气,而降低投影装置内部操作温度,其是通过风扇将冷空气由下往上导入,然后在投影装置内部产生循环后再向四周扩张,据此将各模块产生的热量予以迅速带离,可实现增加投影装置内的空气流量并降低投影装置内部系统的温度的散热。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热体与导热块的配合实施,使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有效提升投影装置内的系统运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热体与导热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热体各型式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光学引擎模块 322 鳍片
2 投影模块 33 导热块
3 散热模块 331 凹槽
31 风扇 4 第一电路板
32 导热体 5 第二电路板
321 导管 100 投影装置
11 侧板 6 镜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