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保护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357.2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灵象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生活、生产场所非常常用的一款电器设备,随着插座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插座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现有的漏电保护器体积较大,一般设置在房间电路总开关处,实际应用范围较窄。一旦该处漏电保护器断开,房内所有电器设备均断电,现有的这种漏电保护器无法细分到各个电器设备上,不符合实际使用。此外,目前的漏电保护器在切断电源时,只是切断火线或者零线中的一根,这样易造成电器端还存在一定的触电风险。因此设计一款尺寸小(类似家用普通插座大小),集插孔、开关、漏电保护装置于一体的插座是目前所需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插座本身或其负载端发生漏电时,所述的脱扣装置会在辅助电路的控制下自动跳闸、切断电源,确保电器端安全的漏电保护插座。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内设有内壳、左输入连接片、右输入连接片、电路控制装置和脱扣装置,插座本体外设有插孔和开关,左输入连接片和右输入连接片上均设有一个静触点,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包括与输入电源连接的IC集成线路板和电连接在IC集成线路板上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所述的脱扣装置包括脱扣线圈、滑块、衔铁芯、摆块和挂钩,所述的滑块套在脱扣线圈外且滑配合在内壳上,衔铁芯的一端固定在滑块的一端且衔铁芯的另一端置于脱扣线圈内,脱扣线圈与IC集成线路板相连,摆块位于脱扣线圈上方且中间部位铰接在内壳上,摆块一端与上端铰接在内壳上的挂钩中部卡扣连接;摆块上表面设有两条铜片,两铜片一端均设有一个动触点与左输入连接片和右输入连接片上的静触点相配合,两静触点分别位于对应的两动触点上方,两铜片的另一端经导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所述摆块上方设有复位按钮,复位按钮的外端露在插座本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漏电保护插座工作时,电流从左输入连接片和右输入连接片接入,经摆块上的铜片传递,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经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处理会得出一个电流差,经零序电流互感器将这个电流差值传递给IC集成线路板,经IC集成线路板分析处理。当电器使用端发生漏电,这个电流差值会比较大,经过IC集成线路板分析处理,通过可控硅放大电流给脱扣线圈,脱扣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吸力,将位于其内的衔铁芯吸住,带动滑块滑动,滑块的另一端推动挂钩,使得挂钩与摆块分离,摆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带动触点端向下运动,同时与左输入连接片和右输入连接片上的静触点分离,实现双断开,从而切断电流的输入。
当电器使用端没有漏电情况下,从零序电流互感器出来的这个电流差值会很小,IC集成线路板不会将该电流放大传递给脱扣线圈,因此插座照常工作。
当插座本身或其负载端发生漏电时,所述的脱扣装置会在IC集成线路板的控制下自动跳闸、切断电源,确保电器端安全的漏电保护插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带内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壳之后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壳之后内部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中,1、插座本体,1.1、插孔,1.2、开关,1.3、复位按钮,1.4、测试按钮,2、左输入连接片,3、右输入连接片,4、IC集成线路板,5、零序电流互感器,6、脱扣线圈,7、滑块,8、衔铁芯,9、摆块,1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插座本体1内设有内壳、左输入连接片2、右输入连接片3、电路控制装置和脱扣装置,左输入连接片2和右输入连接片3连接着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插座本体1外设有插孔1.1和开关1.2,左输入连接片2和右输入连接片3上均设有一个静触点,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包括与输入电源连接的IC集成线路板4和电连接在IC集成线路板4上的零序电流互感器5,所述的脱扣装置包括脱扣线圈6、滑块7、衔铁芯8、摆块9和挂钩10,所述的滑块7套在脱扣线圈6外且滑配合在内壳上,衔铁芯8的一端固定在滑块7的一端(图3中的左端)且衔铁芯8的另一端置于脱扣线圈6内,衔铁芯8上套有一便于滑块7复位的弹簧,脱扣线圈6与IC集成线路板4相连,摆块9位于脱扣线圈6上方且中间部位铰接在内壳上,也就是说摆块9形成类似翘翘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灵象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灵象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