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刺绣机框架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253.1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思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9/20 | 分类号: | D05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刺绣 框架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脑刺绣机上的框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刺绣机由于刺绣机头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刺绣时需随着花型的变化进行绣制,因而只能通过框架系统的移动来实现,框架系统放置于刺绣机的台面上,驱动是分别通过X向、Y向驱动机构来实现的,而框架系统的强度会影响到绣框的移动精度,当框架发生变形时,可导致移动阻力增大,影响框架平面移动精度,从而影响整机刺绣精度,而框架系统与驱动机构的连接结构也会影响到框架系统的强度,而普通框架系统连接的X向驱动机构及Y向驱动机构均设于框架系统下方,主要结构采用X向驱动机构及Y向驱动机构中的同步带安装驱动小车,通过驱动小车再连接框架系统,由于X向驱动机构及Y向驱动机构不能承受框架系统的振动力及变形力,尤其是随着刺绣速度的提高,框架系统的振动力及变形力也随之增大,因而制约刺绣速度与精度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框架振动变形小、运行可靠的电脑刺绣机框架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系统、与框架系统连接的X向驱动机构及Y向驱动机构,所述X向驱动机构包括与框架系统连接的X向驱动小车,所述X向驱动小车设于框架系统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X向驱动机构还包括X向驱动伺服电机,所述X向驱动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外周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内周设有被动带轮,所述被动带轮中心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主动驱动带轮,所述主动驱动带轮外周设有驱动同步带,所述驱动同步带内周设有被动带轮,所述驱动同步带上设有X向驱动小车。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驱动带轮设于主动带轮座上,所述被动驱动带轮设于被动带轮座上,所述主动带轮座与被动带轮座上设有驱动底座,所述驱动座底座上间隔设有钢条滑块,所述两钢条滑块中间设有多组V型轴承,所述V型轴承外周与钢条滑块外周相接触,所述V型轴承内周与X向驱动小车固定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X向驱动小车设于框架系统上方设计,当X向驱动小车受到框架系统的振动力或变形时,通过多组轴承、钢条滑块、驱动底座传递到主动带轮座及被动带轮座上,而主动带轮座及被动带轮座与机架相连接,因而可以抵消框架系统的振动与变形,从而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X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系统1、与框架系统1连接的X向驱动机构2及Y向驱动机构3,X向驱动机构2包括与框架系统1连接的X向驱动小车3,X向驱动小车3设于框架系统1上方,X向驱动机构2还包括X向驱动伺服电机5,X向驱动伺服电机5输出端连接主动带轮,主动带轮外周设有同步带7,同步带7内周设有被动带轮8,被动带轮8中心连接传动轴9,传动轴9上连接主动驱动带轮10,主动驱动带轮10外周设有驱动同步带11,驱动同步带11内周设有被动驱动带轮,驱动同步带11上设有X向驱动小车3,主动驱动带轮10设于主动带轮座13上,被动驱动带轮设于被动带轮座15上,主动带轮座13与被动带轮座15上设有驱动底座16,驱动底座16上间隔设有钢条滑块17、18,两钢条滑块17、18中间设有多组V型轴承19,V型轴承19外周与钢条滑块17、18外周相接触,V型轴承19内周与X向驱动小车3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思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思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