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丝杆的设备及丝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8740.6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周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73;F16H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丝杆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气辅成型技术生产丝杆的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生产出的丝杆。
背景技术
丝杆10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一种传动结构,如图1所示。塑料材质的丝杆是通过注塑工艺完成的,塑料材质的丝杆要求在成型过程中大小不易产生形变,尤其是长度。而目前生产丝杆的设备均为注塑机。这种注塑机包括注塑模具,合模装置、塑化装置以及注射装置等,此种注塑机是将融入的胶料注射到模具的型腔内,待注塑好的产品冷却即可将注塑件从模具型腔中取出。
如图2所示,为现有的技术生产丝杆,熔融的塑料从注塑磨具20的进浇口21进入模具的型腔22后,填满整个型腔12,所以,该丝杆内部为实心的,但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所以塑料注塑件在成型过程中会出现大小不稳定,易变形的问题,而塑料材质的丝杆也不例外,其在成型过程中长度极易变形,导致成品尺寸不符合规范,良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气辅成型技术生产丝杆的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生产出的丝杆。采用该设备生产的丝杆尺寸变化非常小,良品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丝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注塑模具、合模装置、塑化装置以及注射装置,所述合模装置用于将注塑模具的前模和后模合上,所述塑化装置用于将塑料母粒熔化,所述注射装置用于将熔融的塑料经注塑模具的主流道射入注塑模具的型腔,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气辅成型设备,所述气辅成型装置包括气泵以及气道,所述气道连通至注塑模具的型腔,所述气泵用于将高压气体经气道充入注塑模具的型腔。
所述气道经注塑模具的主流道充入注塑模具的型腔。
所述气道的外围为环形的主流道,所述环形的主流道连接进浇口。
气道位于注塑模具的定模板内。
所述注塑模具型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冷料槽,该冷料槽用于容纳高压气体从型腔内吹出的熔融的胶料。
所述冷料槽位于动模板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丝杆,其特征在于,该丝杆通过上述的设备生产得到。
生产得到的丝杆的中心具有空心的腔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气辅成型设备用于丝杆的生产中,采用气体将产品的中间吹空,产品的胶位变薄,尺寸变化减小,变形也变小。同时由于气体的吹入,能够加快产品的冷却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型腔的另一端设置冷料槽,能够使方便气体的吹入,避免出现产品靠近进浇口的部位有气孔,而远离进浇口的一端没有气孔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丝杆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生产丝杆的设备;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丝杆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生产丝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注塑模具20、合模装置(图中未画出)、塑化装置(图中未画出)以及注射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合模装置用于将注塑模具20的前模和后模合上,所述塑化装置用于将塑料母粒熔化,所述注射装置用于将熔融的塑料经注塑模具20的主流道23射入注塑模具的型腔22,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气辅成型设备30,所述气辅成型装置包括气泵31以及气道32,所述气道32连通至注塑模具的型腔22,所述气泵31用于将高压气体经气道32充入注塑模具的型腔22。所述气道32经注塑模具的主流道23充入注塑模具的型腔22。所述气道的外围为环形的主流道23,所述环形的主流道23连接进浇口21。气道位于注塑模具的定模板(图中未画出)内。所述注塑模具型腔22的另一端设置有冷料槽221,该冷料槽221用于容纳高压气体从型腔内吹出的熔融的胶料。所述冷料槽221位于动模板(图中未画出)内。
通过上述的设备生产得到的丝杆10的中心具有空心的腔体。
总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周,未经李海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8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生命探测柔性索
- 下一篇:基于雌马酚激活BKCa通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