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工圆角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48641.8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仁文 |
| 主分类号: | B27C5/00 | 分类号: | B27C5/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李文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工 圆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让板材边缘产生圆角的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木工圆角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板材进行封边作业的过程中,会让板材边缘产生圆角避免板材伤人而产生意外。现有的板材边缘圆角作业是采用木工圆角机达成,其运用二圆角单元分别位在板材的上下两侧加工板材边缘形成圆角,其中圆角单元主要借由马达带动刀具加工板材边缘,而前述使用的木工圆角机采用二直线移动装置带动圆角单元进行板材边缘圆角作业,但是采用二直线移动装置带动的模式却存在圆角单元定位控制不易的问题。此问题的成因在于,当圆角作业进行到板材边缘角落,是于角落形成弧形角,同时间板材持续行进,故运用二直线运动装置让圆角单元产生前述加工路径相当复杂实属不易。此外,因为板材往往厚度不一,所以须控制圆角单元的位置以符合不同厚度板材,然而,现有的木工圆角机在控制圆角单元的移动上往往因为移动量小而造成过大的误差仍需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圆角机,其采用摆动方式移动圆角单元减少控制圆角单元行进路径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圆角机,其能够减少圆角单元因配合不同厚度板材而产生的移动量误差。
为了达成前述主要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木工圆角机,包含有:一下基座;一第一下连杆,枢接该下基座;一第二下连杆,枢接该下基座;一第三下连杆,分别枢接该第一下连杆和该第二下连杆;一第一流体压缸,具有一第一缸体和一第一驱动杆,该第一缸体枢接该下基座,该第一驱动杆能够滑动地穿设在该第一缸体,且该第一驱动杆枢接该第三下连杆;一下摆臂,枢接该第三下连杆;一第一圆角单元,固设于该下摇臂,于板材边缘形成圆角;一第二流体压缸,具有一第二缸体和一第二驱动杆,该第二缸体枢接该第三下连杆,该第二驱动杆能够滑动地穿设在该第二缸体,且该第二驱动杆枢接该下摆臂。借,达成采用摆动方式移动圆角单元减少控制圆角单元行进路径的难度。
若要加工板材上侧边缘,则需一上基座,设于该下基座上方;一第一上连杆,枢接该上基座;一第二上连杆,枢接该上基座;一第三上连杆,分别枢接该第一上连杆和该第二上连杆;一第三流体压缸,具有一第三缸体和一第三驱动杆,该第三缸体枢接该上基座,该第三驱动杆能够滑动地穿设在该第三缸体,且该第三驱动杆枢接该第三上连杆;一上摆臂,枢接该第三上连杆;一第二圆角单元,固设于该上摇臂,于板材边缘形成圆角;以及一第四流体压缸,具有一第四缸体和一第四驱动杆,该第四缸体枢接该第三上连杆,该第四驱动杆能够滑动地穿设在该第四缸体,且该第四驱动杆枢接该上摆臂。
而为了达成前述另一目的,还增加一枢接件,枢接该第三下连杆,该枢接件具有一贯孔;一延伸柱,一端固接该第一驱动杆,另一端能够移动地穿过该贯孔;一第一限位件和一第二限位件,分别枢接该延伸柱两端,该第一限位件位于该枢接件外,该第二限位件位于该枢接件和该第二限位件之间;一弹性件,套设于该延伸柱且位于该枢接件和该第二限位件之间。
借此,达成能够减少圆角单元因配合不同厚度板材而产生的移动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前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前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前视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文,未经张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86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LED模组及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