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泵新风集成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8179.1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龙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5B4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集成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新风集成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密闭空间,如在炎热的夏季和冬季的室内,CO2 的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密闭空间通风是必须的。通常可以采用新风系统解决这个问题。与此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室内取暖及在炎热的夏季室内空调在大部分地区也是必须的。
对家居来讲,热损失主要由于窗户和通风废气流动带出室外。因此,对家居节能热回收新风系统将是非常重要的。热回收系统的热效率在天气不是太冷的条件下可达80%,但如在寒冷的条件下(-20°C)效率将降到45%或更少。热泵式冷暖压缩系统提供取暖和空调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但并未与新风系统集成提供附加的热回收能力。原因是在室外机和新风机的串联的分体蒸发器将会降低整机的能效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出一种热泵新风集成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集成热泵式冷暖压缩系统和新风换气系统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取暖,热水和新风通风。此系统可广泛用于楼房和小型别墅。它利用涡轮补气增晗压缩机的补气回路吸收空气废气中的残余热量,进一步提高新风系统的热回收效率,并提供高度的系统集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泵新风集成空调系统包括:热泵单元、新风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的热泵单元包括用管道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的新风单元包括用于室内排出废气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换热的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的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设有一个第四热交换器,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流体分成两条支路,一路经第四热交换器进入膨胀阀,另一路经电磁阀、 膨胀阀进入第四热交换器,然后进入新风单元的第三热交换器,吸收排出废气中的余热后返回至压缩机的蒸汽注入口;所述冷凝器释放的热量经由分流器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第二热交换器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换热,另一路作为加热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与加热输出端连接的分流器,该分流器用于与热水水箱、地板加热装置和/或暖气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泵新风集成空调系统可分成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的室内机包括:热泵单元中除蒸发器外的部件、新风单元,热水水箱和控制单元;所述的室外机包括蒸发器和风扇。
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和加热模式之间转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引出一部分冷媒去降低室外蒸发器的冷媒温度,然后再降低新风机中排出废气的温度,最后注入压缩机的蒸汽注入口进入压缩循环。这将大大提高热泵在寒冷条件下的热效率COP (-20°C 条件下 COP>2.0),同时提供新风机的二次热回收。这将大大提高整机的热效率和家居的节能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冷模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室内室外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补气增晗热泵系统与热量回收新风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加热模式。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泵新风集成空调系统包括:热泵单元1、新风单元2和控制单元。热泵单元1包括用管道连接的压缩机11、四通阀12、冷凝器13、膨胀阀15和蒸发器16。新风单元2包括用于室内排出废气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换热的第一热交换器21、第二热交换器22和第三热交换器23。冷凝器13与膨胀阀15之间设有一个第四热交换器14,冷凝器13流出的制冷流体分成两条支路,一路经第四热交换器 14进入膨胀阀15,另一路经电磁阀 17、 膨胀阀 18进入第四热交换器 14,然后进入新风单元的第三热交换器,吸收排出废气中的余热后返回至压缩机11的蒸汽注入口19。冷凝器13 释放的热量经由分流器 3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第二热交换器22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换热,另一路作为加热输出端4。蒸发器16设有风扇10,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均设有风扇,压缩机11采用涡轮式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龙,未经张锦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8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司机驾驶车辆用鞋跟保护装置
- 下一篇:智能加热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