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腔体金属陶瓷针引线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8139.7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4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明;李军;张磊;张文娟;邹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腔体 金属陶瓷 引线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腔体金属陶瓷针引线外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腔体金属引线外壳结构采用玻璃绝缘子,玻璃绝缘子直接固定在金属墙上。在外壳受到应力作用时,应力会通过金属墙直接传递到玻璃绝缘子上,导致玻璃绝缘子开裂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腔体金属陶瓷针引线外壳,具有当受到应力作用时绝缘子不容易开裂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腔体金属陶瓷针引线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金属墙、封口环、瓷件、光耦合管、缓冲环和金属引线,所述金属墙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四周,所述金属墙与所述底盘形成的开口箱体结构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所述封口环,所述金属墙的一个侧面上设有金属引线通孔,所述瓷件通过所述缓冲环固定连接在金属引线通孔外侧的金属墙上,所述瓷件上设有与所述金属引线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金属引线固定在瓷件上的通孔中,所述金属墙其余的一个侧面上具有光耦合管固定孔,所述光耦合管固定在光耦合管固定孔中。
所述瓷件上的通孔为单个或阵列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所述瓷件通过缓冲环与所述金属墙固定连接,当所述外壳受到应力作用时,应力会在缓冲环上有明显的衰减,从而应力对瓷件的影响较小,使瓷件不容易开裂,增强了所述引线外壳整体的强度。其次,所述引线外壳使用瓷件作为绝缘子与金属引线连接,瓷件的强度大于玻璃的强度,不易开裂,并且瓷件的绝缘性能也大于玻璃,可使金属引线与金属墙间具有很好的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盘 2、金属墙 3、封口环 4、瓷件 5、光耦合管 6、缓冲环 7、金属引线 8、金属引线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大腔体金属陶瓷针引线外壳,包括底盘1、金属墙2、封口环3、瓷件4、光耦合管5、缓冲环6和金属引线7。所述金属墙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1的四周,所述金属墙2与所述底盘1形成的开口箱体结构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所述封口环3。所述金属墙2的一个侧面上设有金属引线通孔8,所述瓷件4通过所述缓冲环6固定连接在所述金属引线通孔8外侧的金属墙2上。所述瓷件4上设有与所述金属引线7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金属引线7固定在瓷件4上的通孔中并延伸到箱体内。所述金属墙2其余的一个侧面上具有光耦合管固定孔,所述光耦合管5固定在光耦合管固定孔中。所述瓷件4上的通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单个或阵列式。
所述瓷件4通过缓冲环6与所述金属墙2固定连接,当所述外壳受到应力作用时,应力会在缓冲环6上有明显的衰减,从而应力对瓷件4的影响较小,使瓷件4不容易开裂,增强了所述引线外壳整体的强度。其次,所述引线外壳使用瓷件4作为绝缘子与金属引线7连接,瓷件4的强度大于玻璃的强度,不易开裂,并且瓷件4的绝缘性能也大于玻璃,可使金属引线7与金属墙2间具有很好的绝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8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盛菜盆
- 下一篇:一种烘烤带蒸气的面包机的结构